枯五行什么意思?

东玉成东玉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枯”是传统命理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字,它的特殊在于并不是五行的实际意义,而是阴阳五行的一个应期。 “枯”在《子平真诠》中的解释,“所谓枯者,阳极阴衰谓之枯。”这里的“枯”就是阴气衰弱的意思。因此“枯”又叫做“阳极阴衰”。 那这个“阳极阴衰”是什么意思呢?还是以天干地支来论,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五大天干都是阳气最旺的五个地支中又是寅午戌,巳午未,申酉戌三个地支属阳而且中气皆含火,故有“四阳极”之称;而十二地支中辰戌丑未四个土,正是阴土,且含木气。所以有“四大阴土”之称。

在这阳极和阴极之间又有阴阳的中气,即是甲丙戊庚壬地支属阳,中间夹着巳午未三支,这中间就包含了十个干支,即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水、寅卯辰,这十支都属于阴阳平衡之中气的范畴,所以这十支为“中和”之意。 四阳极的甲丙戊庚壬为阳的四个极端,而“枯”就是指这四个极端中的最后一个——“乙未”,因为乙未当中既含天干之阴阳,而且地支阴阳均尽,故称“阳极阴衰”,也就是“枯”。

冷钱氤冷钱氤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主要用于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五行学说用相生相克来描述五行之间的关系。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是中国上古时期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的哲学思想研究的结晶,在古代汉族人民对宇宙万物的朴素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创造出来的一种系统观。五行学说,认为万事万物均源于五大物质,这五大物质就是五材,五材的运动变化就是“五行”。

“五材”是相互关联着的,其基本方一是“生”(促进),一是“克”(抑制、约束),是相生相克不断循环运动的过程。事物的运动变化,即是在这种生克得和的状态中保持一种动态变化的平衡。

五行学说从它在阴阳的运动变化中产生,而后以相生、相克的矛盾运动方式又复归于阴阳,在这种周始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和”字。“和”即阴阳平和,五行协调。“有和然后得其性之全”。“和”是中华文化的中心观念或核心理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