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土多火晦?

单于云芸单于云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土多火晦”是针对火弱而言的。八字中火不弱,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五行生克,有克则必有生;有生则必有克。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是相对的。比如,一个身体强壮的人,不会说因为强壮就灭掉另一个比他弱的人吧!只能打败或者肌肉战胜对方。一个八字中的五行如果太强太旺,那么他就必然会去克泄耗日主的五行;而日主弱的五行,在八字中受到的制约也是相对小的,这样反而能得令通根有力,得到很好的生发。

八字中讲究阴阳平衡、五行生化相生,就是忌讳极旺或极衰。所以八字调候很重要,既不能失了阴阳平衡,也不能五行偏枯。这是八字高手的追求境界——调和,也就是所谓的“中和”之命。这样的八字一般都是有富贵命的。 当然,如果只是土多火晦,而没有其他的干支配合,也没有多大的问题。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很强壮,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技术,发挥不出优势一样。只不过这样的人往往怀才不遇罢了。如果再有其他干支配合,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原局缺水,又逢土旺的季节,就会很麻烦。因为土需要水来克制方可成器,现在土旺而水弱,土克水,水得不到制约,反被耗损。这时如果再来一个地支申金生水,那么克土的火力就不足了,火的力量就会被削弱。这样原本被抑制的火得以生发,就有温暖中原之势。

房子舒房子舒优质答主

人者天地之逆也,五行之秀气也,故五脏应之而象五色。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用以描述有关宇宙生成、宇宙结构、人类起源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五种物质元素和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即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五行思想在医学上的应用,是将人体的脏腑表里、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中医五行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相对应,构成五脏系统,同时与自然界相应。五行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相应学说中既代表了五种物质,又代表了五种运动形式和五种性质、属性。五者相生相克,又相辅相成,周而复始,不停运动。

在相克次序中,任何一行,均有“克我”和“我克”的两面,即一行有两个克敌,一个受克者。“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这样五行中任何一行与其他四行的关系,都可以明确区分“母子”、“克我”、“我克”的三类。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种运动形式,以及具有木、火、土、金、水属性的五对事物和现象之间,在自然界里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着的。这种关联,一方面表现为相生,在相生次序中,任何一行可以生一行,又被一行生。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相克,在相克次序中,任何一行可以克一行,又被一行克。相生,又称“促进”、“助长”、“资益”等;相克,又称“抑制”、“约束”、“克服”等。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相生中有相克,相克中有相生。没有相生,也谈不上相克;没有相克,也谈不上相生。只有这种平衡制约的关系不断地继续进行,构成五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周而复始,无始无终,才能推动事物的不停发展和运动,维持事物的动态平衡。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正常运行,是事物维持常态和平衡发展的基础。若五行相生与相克的运行平衡被破坏,或五行之气太过或不及,“五脏不平,六腑不调”,那么生命运动异常,即为疾病发生的基础。

五行的属性归纳,是建立在取类比象基础上的推演。其正确性和可靠性在于象、性、数之间可以互参、互证,可以相互地进行检验,而不仅仅只是依赖于取象类比。

相侮的基本形式是:因“被克者”虚而“所克者”旺。即一行被克者本来能够克服一行被克者,但五行正常的相克关系由于五行中某一行的变化干扰导致相克关系的异常,而“克贼”之气太过,则“侮”气,反侮(反克)其所不胜者。所谓“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相侮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己所不胜”之气过于亢盛,按相克顺序克了“己所胜”之气(气劲太盛,克了不该克的),即子气太盛,侮了本身的母气;一是“所胜”之气本就不足(本来按相克规律应该被其克制),再加上“己所胜”之气也因不足而被“所不胜”之气乘机反克。这就是子气“缺”而“乘”母,“母气”本身就不旺,再被子气“侮”之,使其更加衰弱。前者是“过”,后者是“不及”,都是“失常”、“失衡”的表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