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五行属什么颜色?
五行,简单说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它们有着自己的属性,而颜色的属性是与五行相对应的。古人根据五行学说创造了五方,即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并且给出了每个方向的颜色,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色”——青、赤、黄、白、黑。 这种对应关系是这样的:
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而在现代易学中,则增加了另外两方。
东南方,按照古代的五行学说属于南方,因为它位于坤宫(西南),所以属于坤卦的巽卦,为东风解冻,草木萌生,自然属于木;
西北方,按古代五行学说是属于西方,因为它位于乾宫,是庚金旺地,自然属于金。 所以,在现代易学中又把东西分为了七个方位——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而这七方的颜色也就变成了我们常说的“七色”——绿、青、红、橙、黄、白、黑。 但必须注意,这里的颜色并不是固定的。比如绿色,它实际上属于中间性质的颜色,因为它是长夏之色,而长夏在四季中是存在却不明显,被后世易学推演到五行中去。
也就是说,季节的颜色其实是绿色的,而五行中的中央五行其实也属于绿色。 同时,由于现代易学把五行与八卦相配,而八卦又是八种经卦,每一卦都有阴爻阳爻组成,所以,每一个方向的五行也有阴阳之分了。
以上就是对题主问题的解答。
木色:青,东方五行属木,如:青、苍、碧、翠、蓝、缥、素、玄、缁、皂、乌、黛等。代表颜色是青色,即蓝和绿。
特色颜色:蓝、绿、靛
绿色植物和蓝色天空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颜色。“蓝”的甲骨文字,其字形为“监”。上面为“皿”装水的器皿,下面为“臣”眼睛的象形字。也就是说“蓝”字本义指“人的眼睛在器皿中所看到的映像或倒影”,引申指“像器皿中那样清澈湛蓝的天空”。
“绿”,其甲骨文字形为“录”,像一株草茁壮生长的样子。“绿”字本义指“草木生机盎然的样子”,引申指“像草木及生机盎然的样子那样鲜嫩、清新的颜色”。
红色:红,南方便五行属火,如:赪、纁、红、朱、丹、彤、赭、柿、駃騠等。代表颜色是赤色,即红、赤、丹、紫等。
特色颜色:赤、丹、紫、朱
赤,意为“大红色”,“赤”其甲骨文字形为“豊”,上面为“上”、下面为“火”。“上”本义指“上面”,引申指“头”,也就是“人的头部”,“火”本义指“火焰”。“上”与“火”表示“像人的头部燃着熊熊大火”,引申指“十分炽热、鲜艳的大红色”。
“紫”,其甲骨文字形为“此”。上面是“口”,下面为“此”,“此”是“北”的甲骨文字,“口”与“北”结合表示“嘴唇北边”也就是“嘴唇”处的“红色”。“紫”字本义即指“嘴唇的颜色”,因为与“赤”色很相近的颜色,引申指“深红色、或接近于红的紫色”,如“紫色的牵牛花”
白色:白,中央五行属土,如:黄、缃、缇、纆、纘、朱纟黄、纟介等。代表颜色是黄色,即黄、白、紫等。
特色颜色:黑、白
白,其甲骨文字形为“伯”,本义指“白色”。《说文解字》中说“武王克殷反商,臣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天下安定无事。因此将白色作为商代的“正色”,并用来表示德行纯正、行为无缺”。因此“伯”又引申指“位高或者德行纯正”如“伯父、人名伯达”,后来“伯”字表示“位高德正、纯真无瑕”之道德含义,用来表示“白色”之字形被简化为今天“白”字。
黑色:黑,西方五行属金,如:素、缟、练、緆、纆、玄、纟介、缣、絁、绉等。代表颜色是白色,即白、黑、緅等。
緅,其甲骨文字形为“宗”字头下面加“示”。“宗”在前面已经说明,即“宗庙”之本义;“示”的甲骨文字形为祭祀时所用的“玉器”,也就是说緅的本义为“像在庙中摆放着祭祀用的玉石那样黑色”。后来黑红色被称作“緅色”,因此“緅”字本义指“浅黑色”、“黑红色”。
黑色:黑、玄、缁、皂、乌、黛等。代表颜色是玄色,即黑。
玄:其甲骨文字形为“元”,“玄”字本义指“宇宙的起源、本原”,表示一种玄妙、深邃而不可捉摸之意。《说文解字》中说“玄,深赤色也”,也就是深红色。“玄”字后来演变为“黑色”,如“玄衣”就是黑色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