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字五行属于什么?
闵岩最佳答案
“志”字的五行是火,具体分析如下: 1. 志在古文字中是一个象形文字,上面部分像人的头发,下面部分像人的眼睛和额头,整个图形表达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所以“志”字的火土结构也就由此而来。 “志”字的繁体字为“志”,《说文解字》中有记载:“志,意也。从言,持中。”也就是指人的意志,这种意志由心中发出,故“志”字为火,与心有关。
2. 中国古代有五行的说法,将世界上的事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型,每个事物都对应着五行中的一行或几行。“志”字在五行中属火,这也就意味着它是具有火的属性的。因此根据五行相生的原则,火生土,所以“志”字有土性;而火又生木,因为“树高千丈,始于根理”,所以“志”字又有木性。
3. 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在生理上,心火可以温煦脾土,肾水可以滋润肝木,肺气可以肃降胃气,脾胃运化可以产生营养之气灌溉心田……所以在养生方面,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季节的变化适时调整,做到平衡阴阳,调和脏腑。
志字的拼音为zhi,志是会意字兼形声字,甲骨文为“志”字,其字形像一个人戴着羽饰的帽子,本义为志向、志气。因为人的志向和志气要通过言语和行动显示出来,所以引申为记、记载和记在心里。因为人的志向和志气是心理活动,所以又引申为意向、心志。
志字的各个义项在古代典籍中都有出现,如《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三十而立。《韩非子·八经》:不志安便之利,不习于兵革之馀。
志字在作名词时,可以理解为(1)记事的书。例如,志铭、方志。《周礼·春官·大史》郑玄注:志,名告之书。贾谊《新书·益损》:《周志》曰:天命不常。《汉书·叙传》:子坚作《史篇》,雄肆雅赡……欲踵扬、班《史记》、《汉书》为中兴二十三世之志焉。(2)意。例如,有志不在年高、壮志、志趣。《荀子·修身》:其志不足以反身,故不得反事。
因为志字是记载事物的,记载事物就会有文字,文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因此其五行可拆分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