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五行是什么?
“七”这个数字在《易经》中有专门的一卦,即《艮》卦()。关于《艮》卦的爻辞和孔子的解释见《周易·艮·彖》和《周易·艮·象》。 《艮》卦是由两个上下结构相似的卦组成,即上艮下艮。 两艮相重,一是表示山之大;二是表示停留、不前的意思。 “艮”有“止”的意思。这个“止”不是“走到停止”的“止”,而是“不走动”的“止”。所以《象》曰“行不止”,是指出去了又回来,或者说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 所以七是阳极阴生、物极必反之意。
七为少阳,为青阳,为元精。《内经》云“精气分为阴阳,阴阳之精化为肾气……故能化生并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所以说七是阳盛至极的结果,也就是阴气开始生发的征兆。《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肾者,水之本。”七正是阳气至极,心肺之气最强,肾功能最为虚弱的时期。如果此时人体阳气太过,而肾脏亏虚,则会造成心火独亢,损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