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字属什么五行?
这个“经”字的五行,是字里面比较有问题的一个。有金、木、水、火四种说法。 先说第一种,金。 这个“金”,一般认为是五行中金的性质,即“刚性”“肃杀”的意思; 也有的说金是指刀斧之类的金属工具,象征切断或切割;还有的说金指的是黄金之类贵重财富,象征价值与意义。 反正这些说法,都是把“金”理解为具有“刚”“猛”“锐”等意义偏义的形容词去理解。但是,这样理解的后果就是,和这个“经”字形近的“精”,就被解释为带有“金”五行的意思了(精:结构上由“米”和“青”组成,“米”主司粮食,在古代属于贵重的财物,所以“精”含有“金”的意思),而本应含有“木”的“筋”,就失去了“木”的意义,转而成“金”了。因为“筋”的繁体字写起来像“筋”,其实它的本体含义才是“木”——《说文》:“筋,木之茎中也。”“筋”的字形演变也可以证明它本来含“木”。 所以这种把“经”的理解成“金”的方法是不太妥当的,容易误人子弟。
第二种五行之说认为“经”是“径”的本字,径指小路,因小路较为狭窄,故引申为“经”。 “径”有小路的意思,《诗·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又好猎。”朱熹注:“径,野路也。” 所以“经”含有“径”的意思,也就包含了“土”“木”二行。不过这样的解释看起来还是很合理的。
第三种五行之说认为“经”是“经纬”的“经”,表示织物的纵线。古代纺织用的织机多为竖式结构的,用两根纬线在横轴上左右交替穿梭,形成一条线状的织物,中间一道叫做“经”,两边两条叫做“纬”。 “经”代表植物生长的方向,比喻道德行为的标准。《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经”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古人为了教化百姓,把那些经典的文章编成歌谣进行口耳相传,比如咱们现在还能看到的《百家姓》《千字文》等等。
第四种五行之说认为“经”是“经历”的“经”,表示经过、经历的意思。这也代表了两种意义:一种是从时间上的经过,如《左传》记载重耳逃亡的时候说:“及桓六,乃复归;仲尼,所谓‘士’也。”另一种是从空间方面的,道路或者路线的经过,这就可以引出“经络”的“经”,意思是脏腑经脉。 因为人体内部构造复杂,所以中医在诊断治疗时大多以“经络”为理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