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什么是空?

漆涵钰漆涵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易经八卦中,每个卦都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的。只有阴阳两种符号,而两个符号相配共有六十四种情况(64卦)。其中每一卦都有其对应的五行属性,比如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等等;而且每一个地支都对应着一定的五行属性,比如子属水、丑属土、寅属木、卯属木…… 但这仅仅是五行学说的基础而已。真正让人糊涂的是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比如说水克火,火生土,土又生财等等。很多人不明白这里的“生”是什么意思,是像母亲一样去滋养万物吗?

其实五行的相生相克都不是指单一元素与单一元素之间的关系,而是五种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分为四类,即:生克制化合。 生:有滋润、生长之意,是指自然界中各类事物相互产生的影响或作用。

克:有压制、击败之义,是指自然界中各类事物相互制约以及被制约的关系。

制:有控制、制服之意,多指以柔克刚,以小制大,是一种不彻底的对抗。

化:有交融、融合的意思,多指阴阳之间的互相感应,相互化育而成新的物质和状态。

合:有凝聚、结合之意。指的是多种要素相互聚合而产生新的实体。

以上几种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因时因地而变化。正如《周易·系辞下》所说:“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我们对待它要灵活看待,不要拘泥于形式。 那么“空”是什么呢?“空”就是五行没有实际的事物。也就是说金木有实,水火虚无(注意不是无),而土则是虚实的混合。因此我们常说“土生万物”,因为土是中间地带,可以容许万物存在。如果缺少了土,万物就只能飘移流动(水)或者暴晒干燥(火)而不能正常生存。

于熠飞于熠飞优质答主

五行的方位,实际上就是确定了五行的时空坐标系,任何空间内的五行运动都离不开这个坐标体系的支配。在八个方位中,只有中宫无所属,成为“空中”状态,中宫有土居之,但中宫之土却无定位,它可随东、南、西、北任何一卦的方位而定,成为何方之土。故有东为阳土、南为阴土、中为湿土等称谓。中宫之土还有“戊己”两字表示,戊为阳土,已为阴土。

中宫之土,其“空”中有“实,,之意,为五行的中气,居中央土位,并可随四个正卦运行,为气血流行之源,万物生化之本,维持着整个机体的统一,调节和疏通着脏腑经络之气。故谓“戊己属中宫黄实之土,寄王四季,不居一方、灌溉四傍,脾土乃万物生化之源。”“戊己土为万物之母……脾为中宫,居于中央,是生化之源。”(《医易概论》)

另外,自然界还有“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反常变化,如“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当得甲、乙、庚、辛金、木之气。……其于人,南方而得金、木之气也,此非其时而有其气也,病之贼也。”(《临证指南》引张介宾)这种情况,按孟河费伯雄解释为“时之空位”,也就是五行中“气之空位”,因为“天地之气五,其化四,四时也”。(《类经·运气类》)说明一年四季之中每个季节都有与之相应的五行相生之气,不可能出现与本季相克之气。如果在某种反常情况下出了本季所不应该有的相克之气,即为时位之虚而为“空位”。故说“木之克土也,……而己土者,长夏戊土之化也,当长夏而有己土之化,亦非其位而有其气也,而己土者乃脾之本气,脾病而客己土之化,亦为贼气也。”(《医易概论·运气篇》)说明一年四季中“脾土”在五行运动规律中出现了“土克木”,这时肝脏“木”气就出现“时之空位”而为病,如果长夏出现“己土”那么“脾”就出现了“非其位而有其气”,成为“贼气”而导致“脾病”。

在《黄帝内经》中把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分为“至化”和“所化”两个方面,所谓“至化”指其本身的生发之气,曰“本气”,其“本气”化生另一行的生发之气,称为“所化”。如木气(春)的“本气”为“厥阴”,所化之气为“少阴”(火)和“少阳”(火)。火气(夏)的“本气”为“少阴”,所化之气为“太阴”(土)和“阳明”(土)。土气(长夏)的“本气”为“太阴”,所化之气为“太阳”(金)和“少阴”(金)。金属(秋)的“本气”为“阳明”,所化之气为“少阳”(水)和“厥阴”(水)。水气(冬)的“本气”为,“太阳”,所化之气为“太阴”(木)和“厥阴”(木)。“五气”是根据十二月建来分的,《黄帝内经》称为“岁气”,每三个月为一个“气”。如木气“厥阴”由正月建寅始,至二月建卯止。火气“少阴”从四月建巳始,至五月建午止。土气“太阴”从六月建未始,至六月建申止。金气“阳明”从八月建酉始,至九月建戌止。水气“太阳”从十一月建亥始,至十二月建子止。“五气”各有自己的“本气”和他行所化的二种相生之气,故曰一气化三。每种“本气”在本气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