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镚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太可爱了,就像是在问“钢镚是金属制的,所以它的属性应该属于金属对吧”一样。 五行,是用来形容事物的五种性质:金木水火土,但这里的“五”不是指数字“五”,而是指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相生相克,循环不息。这个理论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中对五行学说的含义做了明确的定义: “天地之体,上下有无,不可胜数,何以为五行哉?曰:金、木、水、火、土也。何谓本行?曰: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此所谓五行也。” 这个理论被后世的道家、儒家所继承和发展,逐渐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比如中医用的经络学说和望闻问切,比如道教的各种符篆和道法,甚至民间的一些巫觋方术,都被打上五行的印记。当然,中医和道教毕竟是传统医学,它们的理论体系中确实含有不少封建迷信的成分,但是它们之所以能延续下来并被大众广泛接受,靠得却是实实在在的科学依据。
而钱币作为古代的货币载体,自然也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从材质上看,最早的货币应该是贝壳,然后才是铜币(包括青铜币和铁币),接着是银元、铜板、纸币等;从形状上看,最初的货币应该是柱状的,然后才是圆形的,再然后是异形币(比如方孔钱),现代的纸币则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 从古至今,人们制造货币的材料和形状,的确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到了社会观念的影响。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事物总是试图用阴阳五行来解释,所以对金钱也不例外。先秦的钱币上有铭文记载,这些铭文多为吉语,如“大吉”“大吉昌”“上上邦”等等,显然,造币者希望借由这些钱流通来获取好运。汉代以后,由于儒学成为正统,于是“五行说”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并成为了官方正典。唐律规定:“非银无铸钱,非法不置币”(《唐律疏义·卷第二十七·漏泄条》),这里不仅将白银纳入了铸钱的材料范围,而且明确了只有符合“五行”规律的钱币才能流通使用。宋代之后,纸币盛行,但人们依然喜欢用“五行”来说明其特征,以取吉祥之意。如元代发行的纸币简称“元钞”,有“至顺通宝”“大中通宝”等,显然,“顺”通“升”,“中”通“忠”,“百顺忠厚”正是元代的希望与祝福。明代的纸币简称“钞”,有“大明通行宝钞”,背面印有“大明嘉靖元年岁次壬午九月日,准元宝钞,重一两”,“两”字中间是个“田”字,意思是这“两”银子是从田地里面得来的,非常含蓄地表达了“耕读传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