婸字五行属什么?

杜佳威杜佳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婸”字,读音为dāng,上下结构,笔画数为13画,五行属性为火。 《说文解字》中对 “婸”字的解释是:“偒,或从广。行也。一曰徙。” 段玉裁注:“行也者,谓其行而无所据依也。一曰徙者,谓其移徙而无定所也。此二字当依行字。” 这个“偒”字,现代字典上一般只作“淌”的异体字处理;但是这里“偒”字却是作为“瀁”字的初文。所以是一个古今异形字。

我怀疑这个“偒”字可能来自汉语西南官话,因为西南官话里“徜”字有“徜徉、徘徊”之意,读如“淌”;而“偒”字古音与“徜”字同属阳平调,且字形相近,很容易让人弄混。 所以,“偒”字应该属于典型的形声字,“广”表声音之义,“昜”表意思。

《康熙字典》中引用了朱骏声的话:“宕、荡二经皆以昜为主音。今宕字从广,故非。”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宕”和“荡”两个字,古音都是以“昜”为主音;现在的“宕”字虽然加上了“廣”字,但是读音还是一样的。可见“偒”字也是发音像“淌”的字。 我查了《字汇》和《正字通》,这两本书都是清代的字典,里面收录的“偒”字,都只有“dài”这一个读音,并且注解为“行也。一曰徙。《庄子·逍遥游》‘儵鯈然’,《释文》‘儵,本亦作偒’”。说明清人的字典里,已经承认了这个字的异体字身份。

现在的问题是谁第一个造出这个字?为什么又把这个字给废弃不用了? 这个字最早见于晋代《穆天子传》(约公元前567年):东不过王屋。天子斋七日,服皂帻,缊袍,搢笏,至于济渎,朝觐天焉——此为“炀”字初文。 东汉王充著《论衡》(公元140年左右):夫风之至,无微不盖。草木之生,无尖不靡。水流之源,无远不溯。日之升,无幽不照。人之外内,无微不言。思之所到,无远不至……以此类推,人之四肢,无端不说。身之诸节,无指不动。手之五趾,无皮不摩。血之洪流,脉之纵贯,筋之束聚,肉之攒合,骨之构架,齿之啮摩,五脏六腑,五岳四渎,五官七窍,一切动静,孰不大者也?由此言之,人之身体极大,天地人物何容怪矣!…………昼则思寐,夜则瞑目。寐则陈尸,瞑则展臂。寝则蜷曲,醒则伸拳。饥则思食,饱则忘饭。劳则欲逸,逸则忧思。热则欲冷,冷则患热。苦则欲甘,甘则嫌苦。劳劳役役,永无穷极。此天道自然也。————其中“大”字,《论衡》中写作“汏(dài)” 南北朝梁代萧统编撰(公元518年左右)的《文选》里,“汏”字出现四次,均有“大”字之意。 到了宋代,“汏”(dài)字增加了“氵”做偏旁,变成了“滔”,并有多处出现了这个词组“滔滔滚滚”。而且词性开始丰富起来,除了名词还出现了喻意强烈的动词。如苏轼的词《浣溪沙·咏石榴》:“泼墨行云满縠绡。赤金盘泻露珠子。翠藤斜带水明霞。”

那么“偒(dài)”字是什么时候废除不用的呢?我目前查到的是在明代。朱元璋制定的《洪武正韵》中仍然收有这个字。但明代的文学家们写的文学作品里却一个都没见过。比如著名的《西游记》里“大唐”“大唐国”等等大量出现。“唐”字作动词用的时候,“蕩”字也被“唐”字代替。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