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五行含义属什么?
这个“行”字其实很重要,我们中国人历来重“行”轻“迹”,《论语·子路》就有孔子对子贡说的那句名言:“君子行不由径,径者,小人所 为也。”(意思是:君子不走小路!) 这句话到了宋朝时,被程颐注解得更彻底——《二程遗书·卷十八》: “问‘径’。曰:‘径,小 路也。’(答:所谓“经”就是小路,走正道,别走岔道。)
宋儒周敦颐在《通书·理一篇》中给“行”下了定义:“动而行之谓之行。”(行动才是行的根本。) 所以“歌五行”的“行”其实就是唱的意思。朱熹在注释《中庸》的时候说得很清楚 “歌,咏歌;行,唱也。”“琴瑟箫笛之类,皆所以乐也,谓之乐器。惟歌则是自唱其乐而已。”(琴瑟箫笛之类的乐器是用来演奏音乐的,叫作“器乐”;而“歌”是指人拿着乐器边演奏边吟唱,是“声乐”。)
做歌的五行(五行:金、木、水、火、土。)属性为: 金。
详细解释:
做歌在康熙字典中为:
歌
【巳集下】【欠字部】康熙笔画:16 部外笔画:10
《广韵》古禾切《集韵》《韵会》《正韵》哥禾切, 音哥。《说文》咏也。《徐曰》歌者,歌其所咏之言也。《释名》愙也,愙己而颂也。《诗·宋颂》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笺》合乐曰歌。有奕,旌名。万、有奕,舞名。嘉客,谓诸侯。夷悦,喜乐。
又《唐书·礼乐志》周用六代之乐。唐袭隋制。祀昊天以《苍》舞,五帝以《黄》舞。享先农、太社,宗庙以《登歌》,《太簇》、《应钟》,祭十二月,歌《豫和之乐》。享先师,歌《唐尧之乐》。《唐书·礼乐志》:诸陵园荐享,用登歌及黄钟登歌之乐。《宋史·乐志》:宋之祀天,仍唐之《太簇》、《应钟》舞,亦用《唐尧》之乐。《元史·礼乐志》:郊庙祭祀,用登歌。
又《书·舜典》命契,百姓昭明,合和万国。《传》百兽率舞。《疏》百兽化知礼者,皆歌其声,舞其足。《前汉·贾谊传》作而弗歌。
又《尔雅·释乐》一曰赓歌,三曰献曲。《郭注》今之作歌曰赓,引声相和曰歌。
又与鴝通。鸟鸣曰歌。《礼·月令》玄鶬鹧鸪,鴃歌晨鸣。《疏》鴃,一名鷕,伯劳之类,鸣声相和,故曰歌。《释文》此歌古义,诸鸟鸣皆可得证,鵙鴃之属特发其目也。凡下文所称,其意通于彼篇,可相为证。而音义则所发见也,学者宜参而通之。
又《楚辞·九章》泽九州兮何 㦮。然,平音歌。《注》九歌,楚国曲名。《韵会》九歌,舜乐。《礼·乐记》圣人作,然后万民感。感则不可久,亦不可无,以反道为治。故作九歌。以数者,所以成天地之行,而统理万类也。言其重也。《史记》高祖西入关,过沛宫,置酒髙祖、何等二十四人为功臣,故荣之。
又叶工何切,音哥。《苏轼·送人守嘉州诗》岷江双城,如僧伽罗。峨眉曼睩,聊写其一,二峨远隔,起居不果,因歌以寄。《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遗。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口呿而指画,俾其交 言而莫吾告,倚墙偶有过而难其髙,当吾背而立,睤睤其笑也,而莫之敢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