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在五行是什么?

诸葛涵淑诸葛涵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金 木 水 火 土

1.日晓,月夕,时辰: 晨,早(天尚未破晓);卯时(日出之时)、申时(日落之际)、亥时(夜临之后)分别对应四象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对应东方西方南北方玄冥五行的“木”“金”“火”“水”。其中日晓,月夕指的就是太阳月亮的东升西落,而辰时的“辰”字就是震卦,一个象征东方青龙的卦象。 所以,时间这个概念里本身就包含了五行与阴阳的概念。

2.四季——春夏秋冬 这是根据天文观测得出的结论,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北温带的人看到春分点(冬至)在正南方向,随后逐步向北移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或者二月十八日到达正东,然后每十天向北移一点,夏至那天到达正北方,随后每天开始逐渐向西南移动,秋分(白露)那天到达正西,而后每天向南移动,冬至那天到达正南方,随后每天向北移动,春分(惊蛰)那天回到正东。循环往复! 所以,季节也代表了五行和阴阳的概念。

3.七曜——日月水火金木土星 七曜就是指太阳月亮以及五行中的五大行星。其中的“火”指的是火星,因为古罗马宗教认为它是战神马尔斯的象征,所以将它的符号刻在国徽上。 而后西方以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之前的年份称为公元前,之后的年份称为公元后,于是才有了公元纪年法,而这七曜中的“水”就是代表海王星的大卫之星。

4.三垣——紫微太微天市 这三垣是指中国古代天文上的三台拱极星区,紫微居中天,太微居左,天市居右。而此三垣又分别代表了中央帝廷、皇帝官吏以及黎民百姓。

5.二十八宿——斗柄 二十八宿也叫作“二十八藩”,“藩”字的意思是指篱笆或是屏障,也就是说这二十八宿就像二十八座藩屏一样环绕拱卫着北极星。每一宿对应着七颗星星,而“斗柄”也就是指的是北斗七星。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是用干支计日的,而每一个天干地支都对应着星辰。

郝贿郝贿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从周易思想中诞生,在各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以《易·系辞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来表达阴阳性情、道之规律,代表了四时更替、阴阳运行、消长盈虚、周流六虚、生生不息的宇宙时空观。

五行之说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考察以及从中引申的人间道理和人伦规范。五行,即木、火、土、金、水,是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与十二消息卦相配应,与十二地支相配应,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次第,生克转化,循环往复于宇宙时空之中,形成了天地自然、芸芸众生的生命轨迹。

五行的特性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土爰稼穑。曲直指草木生发的生长形态;炎上指火的向上升腾;从革指金的服从改变性能;润下指水的向下润泽;稼穑指万物收获后土的包容。人们通过对五行属性的不断总结,将宇宙万物归纳到这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物质之下,形成一个五方宇宙世界模型。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元素处于这样一种循环、转化的联系中。五行的相生说明世界是相辅相成的不断发展的整体。五行相生的次第,是木—火—土—金—水,和十二消息卦、十二地支相配应的次第正好相反,是由阳盛到满盈又到极阴的消长次第,代表万物由生到成的生成过程。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的相克说明了各种元素相互制约的规律,是保持世界常态的根本保证。五行相克的次第,是木—金—火—水—土,和十二消息卦、十二地支相配应的次第相同,是由极阴到满盈又到阳盛的消长次第,代表了万物由成到毁坏的返本化原过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