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的五行怎么排?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一开始学习易经的时候也好奇这个,因为古代没有计时器,所以时间都是靠天亮和天黑计算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人是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时间的,子午流注正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制定的。 每个小时都对应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加起来就是八字中的时柱。
以子时为例,子时的节气是立冬和小雪,对应的干支分别是甲子、乙亥。 冬至当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70度,为子月之始。从子月开始,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在冬至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即子月的第3个星期,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小寒的到来意味着冬天最冷的季节开始了,同时也代表子时开始进入最旺的阶段。在小寒到来之时,正是干支纪元中甲子的开始。 每一个时辰都有两个节气,比如子时分为前子时(暗)和后子时(明),前后时针指的都是不同的节气。
由于古代计时器不如现在这么完善,所以把一个时辰分成若干部分来记录。每一部分叫做“刻”,用“—”表示;每一刻又分作“八候”,用“·”表示。这样,整个时辰就被划分成了64份。每两个节气被划为8刻,每刻被划分为8候。
如上图所示,一个时辰被划分成64份,每块面积相等的彩色方块代表着一个节气,上方的圆形是子时,下方的方形是丑时……以此类推。每一个方框都有上、中、下三块区域,分别表示的是前、中和后某一刻的时间段。 上图为冬至当天不同时辰的五行示意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在同一个时辰内,其五行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随着太阳的运行,同一时刻的每一瞬间的属性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没有办法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来直接对应五个元素中的一个。正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日期一样,虽然我们知道自己的生日,但是每一天都有可能与其他人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