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火性是什么?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它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中医理论中,将五行与脏腑经络相配,与五官九窍相应,与五脏血脉相连。人体在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便体现着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和规律。 木——肝 火——心 金——肺 水——肾 土——脾(胃)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其对应的关系是这样:
在中医的临床实践当中,医生们会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发病的缘由,给患者制定相应的“治则”和“药方”,而运用五行生克的原理,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例如,对于心火亢盛的病人,常会用到莲子芯这一味药材;而对肝火旺盛的患者,常会用菊花、金银花来进行清热泄火。这些都是根据五行生克的原则进行选药组方的例证。 用现代的术语来讲,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着生物的“生长”“化生”“长养”“收敛”“收藏”等功能。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在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下完成的,任何一方的作用失常,都会导致上述功能的失衡。
当木(肝病)出现偏枯时,火(心病)就会受到制克,心火的亢盛便会随之减轻,这时,如果适当增加金的代谢力量,使得金能生水,水又能涵木,那么整个五行的系统就可以重归平衡,疾病自然也就会慢慢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