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五行的上堂单吗?

丛婧橘丛婧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道教的符咒分阴阳,所谓阳就是正神居其中,而阴则是附鬼在两旁。所以施法的时候一般是由正神入静后发符诏,由阴将符诏带到人间。 然而这个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实际上要复杂一些。 首先,道教的符咒并不是以天曹为灵府,而是以人为灵府(这点与佛教密宗相同)。所以真正的修士是不会用天曹下符诏这一说的。因为天曹是众神之所,你一个人是没办法在那里随意走动呼喝的。

不过既然说了是真正的修士而不是假道士。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真假的判断标准了——修行层次。比如一个修行人他如果已经练成了某派的丹道功法,而且又有师父传过的法印(或者自己炼成的法印)和经篆。就算他没有学过什么符箓,只要他想就可以直接请动各路神仙下凡行事。这就是层次的问题,不是谁都能达到这个层次的。

另外一点,如果请了阴兵、阴将下界办事,那么需要一件东西作为信物让阴司认可——那就是自己的法名!因为每个弟子进道观师傅都会给徒弟取个法名的,这个是唯一的,只有师(fa)父(mi)才晓得的名字。

至于阳间的事务,那更是简单。只要自己在练功时心不妄念,气不浮游。自然可以召请各种神吏、官将下界执行任务。甚至自己也可以带着这些神吏、官将同往阳间行走。当然这只能是在自家庙里做做试验,真要是敢带一队神将到处晃悠,那十有八九会被请去喝茶……

唐展婷唐展婷优质答主

外五行在风水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很多农村的老一辈人还保留着修筑外五行的习惯,那外五行的上堂单吗?

简单点说外五行位于阴阳宅的外,包括水口、长堤、水塘、水井、路坝、路沟、池潭、大江、大河、水圳水渠、旗杆、华表、牌坊、碑记、独石、石堆及人工堆筑的山包等等都是外五行范畴。在众多外五行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外五行就是水口,水口风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村落的风水。

水口可理解为水的关口,也就是来水与去水交接的地方。如阳基背山面水的坐向,其山脚与水边交接处;或者两河交汇处;以及两山之间有水流出的地方就是水口。古代村寨在选择基址时往往选择在山环水绕,一面临水,三面环山之地,那么面临水的一方就是此村的正水口。

水口在古代又称为“玉堂”,《催官篇》云:“玉堂来水有高源,此入玉堂出贵儿。莫道玉堂无用处,玉堂若塞少儿孙。”可见玉堂(水口)的风水好坏对族脉子孙的兴旺发达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历代风水师都会特别重视水口的修筑。

水口的主要作 用有二,就是蓄气和藏风。水口是来水、去水交接的地方,而水为气,有来有去就有交接,气交生而为旺气,旺气为财富和官禄的催发之气。此外,因来水与去水交接回旋,使水速减慢,在水口处蓄积,起到挡风的作用,有挡风则成内敛之局,也就是“藏风”。所以水口处的风水是“藏风”与“聚气”的结合,也就是中国古代风水文化中著名的“风水”。

在选择水口之地一定要选在有高源来水的地方,这样的水来源充足,生气旺盛。如果在大山深处,水来自深山,此来水的源头便是高源;如果在盆地或平原之上,高源就是大山或者远水。有来水就必须有去水,也就是说,有去水也必须有来的源头。否则的话,所选择的水口之地的水就是死水,此水无法与大江、大河汇合,无法与长江、黄河汇合。古代把汇入长江、黄河的来水称为高源。

因此在选择水口的时候要遵照“前有水支、后有山靠、左右生翼、水来龙去”等原则。

水口除以水为重要参照物外,还有以山为重要参照物的。如《明堂通记》云:“龙从东方来,其水东南流,其关在北方东北方。龙从北方来,水流东南流而转南,其关在东方。龙从东北方来,其水南流而东南转东,其关在东方南方。龙从西方来,其水东北流而转北,其关在西方北方。”

此段话中的“关”就是山口之意,也就是水所流过之处两边相连的山的缺口。如果在缺口处建亭阁或者寺庙塔楼则为上乘风水布局。这是因为缺口处缺土,缺土则缺财与禄。

在选择水口建筑时还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需要重视。一是有水环绕。《形势大成赋》云:“重重水绕之方,必有余气。”水绕的越多则越吉昌荣显。二是水口不能裸露而过,一定要设置关桥、闸坝、亭阁或者寺庙塔楼等才能起到阻煞蓄气的吉祥作用。

古人认为如果上述二方面不和要求,水绕不足或者水口裸露,阳基将不吉。《水龙经》云:“若然水无余势绕,此谓阴阳多折伤。”水绕不够多,阳基中将多伤残人、少男人。男为阳,女为阴。阳基中多为男人之地。“山外之水无护绕,家兴儿孙多夭损。”外面的水没有围绕阳基而过,阳基中的男女人丁将多夭折人。

另外,《水龙经》中还指出:“水口不锁尽朝神,主凶星不绝多虚惊。”外水来朝,若不是外环,没有水口建筑锁之而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