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水适合医疗吗?
中医讲究五行学说的应用,主要是用来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由此而总结出的治疗规律和用药经验。五行的每个属性都有其具体的涵义。 中医所说的“火”并不是现代科学中所指的火,而是指热的属性,包括温度高、燥气等,具体是“阳气有温热、化气的特点”;而中医所说的“水”也不仅仅是指水液,它代表的是阴气,并且是有形之阴,包含的内容也要比现代医学所定义的“水”广泛得多。所以不能简单地以阴阳属性的某一端去理解中医理论中的“阴阳”。
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大自然是大天地,我们生活在天地之中。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是处在天地之间,只有保持平衡状态,人生才能和谐健康。如果失了平衡,人就会生病。 《黄帝内经》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说,聪明智慧的人养生一定要懂得顺应自然界的四时气候,不要让自己受凉或受热,情绪要乐观开朗,起居要有规律,注意休息,不要过分劳累,这样就能避开邪气入侵,延长生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医理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也是人类生命活动应该遵循的规律。冬季寒冷,阳气闭藏着,万物都不生长;春季温暖,阳气升发,万物开始成长;夏季炎热,阳气旺盛,盛而不衰,植物茂盛且果实累累;秋季干燥,阳气收敛,草木凋零,万物成熟;冬季寒冷,阳气潜藏于内,植物枯萎,万物不生。
这就是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这个理论指出,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在冬季保暖避寒,春季生发情志,夏季避暑防热,秋季润燥养肺,冬季潜阳补肾。只有这样,人的阳气才不会丢失,疾病才不至于发生。反之,如果不注意调养,损伤阳气,身体就可能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