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栅栏在哪?
先给一个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 至于这个“大栅栏”具体指的是什么,还得从“栅”字说起—— “栅栏”的本意是指用竹木等做的简易屏障。那么,这种用竹木等材料做材料的屏障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用途嘛,其实也很广泛……不过主要是用来拦阻牲畜(牛羊等),防止它们胡乱闯荡、破坏庄稼或踩踏了别人种植的花花草草。 比如《汉书·匈奴传》就写道: 又如《晋书·宣帝纪论》载: 总之呢,用“栅栏”拦住牛羊等家畜,不让它们四处乱跑,这是古时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很普通的事。
到了明代中后期,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栅栏”开始被用于拦阻马匹,尤其是阻拦军马的四处奔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原因是在明代中期以后,北京及周边地区养马的风气越来越盛,而其中又以军马最多。 据史料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十二月,皇帝下诏在真定(今河北正定)至北京附近各驻军之地放牧马群,总数达到14.53万匹;四年之后,即嘉靖四十年正月,京营以及边塞各地的马匹再度增加4.46万匹,共计19万余匹。 如此众多的马匹需要控制其活动范围,防止它们四处践踏百姓稼穑、骚扰民间,于是“栅栏”便应运而生了。
关于这种现象,清代著名诗人吴绮在他的作品《京师五台行》中有生动描写: 四方马骤走无常。路旁夜月高悬照影长。每经一驿惊尘起,晓到京城市郭光。 诗中的“四方马骤”指的就是来自各地的军马。这些马儿经常到处奔跑,把京城的大街小巷都给踏坏了。为此,人们不得不将道路两旁的树木全部砍掉,以修补破损的道路。
除了用于拦阻马匹和家畜外,现代意义上的“栅栏”还有一个作用是保护围墙免受外界侵扰,因此常常与“墙”组合成词——比如“藩篱之义”就是指代这个用法的。 最后介绍北京的大栅栏—— 这个区域原本是大栅栏街道,由于地处正阳门(现称前门)之外,所以在明代时又被称作“外崇文”。
清乾隆年间,政府在这里大兴土木,建筑了长达二里的“皇城墙”(实际长度要大于此数)。该城墙高七丈、底部宽八丈,顶部宽度也在三丈左右。 在明清两朝,由于这里靠近京城繁华的商业区,所以居民不多,一片荒凉。到了晚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衰落,城内人口猛增,大栅栏一带更是乱糟糟一团,臭气熏天,蝇虫乱飞,瘟疫流行。
后来,清廷在这里设立了“垃圾局”,负责管理这里的卫生。可是效果并不显著,直到民国初年,这一带仍是脏乱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