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与北京何时合并?
作为在天津生活了40年的老津门,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 首先,从历史上看,天津和北京的关系相当亲密。明代初期,京杭运河改道,天津成为运河入海口,从而成了漕运的起点(终点是京师),大批江南粮食通过运河由天津北上,充作皇室及官宦之家之用,明代在天津营建了四座仓库,以备储粮、贮草,供应京郊和天津一带百姓的生活。
清代雍正年间,由于淮河水患,运河改道后经黄河南下。天津成为了南北水陆交通的要冲。北方各地甚至蒙古草原的物资,都要经运河运往京师;南方的丝茶等特产又要经运河北运。天津成为帝国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集散地,并逐步发展成工商业城市。当时为了抵御西方列强的经济掠夺,清廷设立了天津海关,并在天津开办了20多家工厂。
民国时期,天津成为中国北方最大工业基地,工业生产总值曾占华北地区的一半以上,有“华北明珠”之称。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天津成为日军和中国国民党军队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造成巨大破坏。1958年天津又遭遇特大洪水,经济损失惨重。 改革开放后,天津重新规划布局,大力发展外贸经济,与各沿海城市一道迅速崛起为国际大都市。
当然,天津还有自己的短板。一是缺少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二是医疗资源不足,三是气候条件差,四是地缘劣势明显。 相对于天津,北京则更偏重于政治功能,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远不及天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尤其是雄安新区的设立,北京的部分功能和人口疏解是必然。
所以综合来看,天津和北京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在当代又有优势互补的需要,二者合并不难,但合并以后问题也很多需要认真对待。 比如首都的功能定位,这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天津成为首都,那就必须新建一套中央政权机构,相应的行政资源都需要进行重新布局。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极难处理的复杂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