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多久?
作为以“都”命名的城市,北京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作为明清时期的首都,至今已历600多年。 公元前12世纪的周王朝时期,今天的北京及附近地区属于蓟国;公元前3世纪,辽西郡管辖的燕地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今北京西南部的房山一带属涿郡辖治;汉灭燕后,设置幽州刺史部,治所在蓟县(今天津市)。隋唐五代时,北京属涿郡,称范阳县;北宋时在范阳县城设广信军。
金朝于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在今北京西南部的房山区置中都路,为皇帝行宫之所。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开始在今北京市区营建宫殿,至元朝末年基本完成。这时的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并保留直至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将南京定为南京应天府,作为明朝的第二个首都,而将原元朝的大都改称为京师顺天府。嘉靖皇帝时,由于明宫发生火灾,为了修筑新宫,将原紫禁城外东南的皇家园林和殿宇陆续拆毁,又在城内西北修建了慈宁宫、寿安宫等。这时,北京城的规模基本与今日相去不远。清朝入关后,仍以北京为都城,沿用明代的京师顺天府,统管今北京、天津两市以及河北大部分地区。雍正帝即位后,设直隶总督,管辖今北京、天津等地,并督领直隶各府、州、县的粮政、盐政、河务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