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的五行属什么?
灵(拼音:lí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一般认为是聪明、灵活;后来由这层意义引申出灵魂、生命之义。 “靈”和“靈”古字异体关系紧密,但字形差异较大,故二者为两个不同的字:前者形体结构复杂,从巫从灵;后者上边是白,下边是豆,后多简化作“灵”。现代汉语用“灵”表示各种意思,而“靈”主要用作祭神或死者用的东西。如《楚辞·九歌》中有云“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关于“灵”的本义,古代文献记载有“神明”之说与“心魂”之说二种观点。其中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古人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即所谓三魂七魄,三魂就是天地神三魂,人的三魂通常有两魂住在人体内,余一魂游于外,所以也叫游魂;另一说则认为,灵最初的意思是指人比较灵动,心思比较敏捷,有聪明之意。这种看法在古书中也有记载,比如班固所说的“性慧巧” (《汉书·艺文志》)就是这一说法的佐证。由此看来,“灵”的本义应为聪慧敏捷。 由于对灵的理解不同,因此产生了许多词义。如指天界,如《礼记·祭法》中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谓之灵”;又指精神、思想等,如《庄子·至乐》有云“形存则灵”;再指善,《荀子·正论》中载曰“故灵王因是以为伯”其中的“灵”都当作善讲;还用于祭祀,《左传·成公七年》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里的“灵”当祭祀讲。灵还可作为动词使用,如在《诗经•国风•齐风》中的“鲁侯灵矣哉”里的灵便是使动的用法,意为“使鲁侯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字的另一个读音是xiáng,这个读音在古代常用作地名和人名,例如战国时魏国有个人叫吴起,他因受到怀疑而被杀害,此事在《史记》里被记载为“吴起死葬于鲁城西”中的“葬于鲁城西”的“西”就应读xiáng,而不是cǐ(此)。
《吕氏春秋·慎大览第十一》里有记载:“秦缪公之时,荒服未至,陈宝符焉。”“陈宝”一词也是出于这个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