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字五行属什么?
“摘”字的五行属性为金,本义指用手抓取物品,也指摘掉、选取;作动词时还可表示缩小或减少。成语有“摘编”“提纲挈领”等。 详细解释: 1.摘拼音:zhāi zhuī 部首:扌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五笔八拍:RTFF 仓颉:QHMSU 郑码:DDOZ 笔顺编号:12131211211 四角号码:570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3FD 释义: [ zhāi ] 1.采摘(zhuī):摘抄|摘录;~取。 [ zhuī ] 1.取下,去除 :~牙。~编 (除去枝蔓的梗概)。 2.把持 “~夺” “~弄”。 组词:摘除 zhāi chú,摘记 zhāiji zhuī jì,摘要 zhàoyùn zuī yào ,摘录 zhuī cè等等。
2.提拼音:tí dī 部首:扌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9画 五笔八点:RGDH 仓颉:QMRN 郑码:DSK 笔顺编号:121131122四角号码:5702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2F7 释义: 1.拿起,举起:拎起|提起。 2.带着头盔穿铠甲的作战人员:提辖|提督|提调。 3.称出重量:提秤。 4.提出,写出:提出|提请审议|提供参考。 5.要人出马应对:提请「华将军」出来应战。 6.旧时公文经手传递时必须加盖收件单位的印信,又称“押”或“押贴”:邮差送来一函需即刻“提货”。 7.量词,用于某些器械的长度单位:枪管长五「提」;两肩各有一「提」铁钩的弩箭;枪杆长二「提」半。 8.量词,用于计算事情办理所花的时间:跑了一「提」路│办成这事花了他一「提」多工夫。 引证详解: 一﹑名词 1.通“堤”( tí )。 如:"提封" 《史记·孝武本纪》: "是岁,西夷皆入献见。师古曰:"入华夏贡其方物也。见谓朝见于天子之地而陈其方物也。"" 裴駰集解引晋灼曰:"封,犹堤障之堤,謂限水也。《前汉书音义》以封为堤者非也。"" 唐王勃《滕王阁序》: "封疆图界,南隔巫峡,北隔彭蠡。"" 宋王安石《钟山即事》诗之二: "涧水无声玉柱斜, 山色远吞空际碧;幽栖寂寞傍君住, 食尽河豚游蝶梦。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庭有老楸之根蟠屈而为盆。""
1.又如∶提省(防止疏忽);提顿(转折);提合(交代,收束);提唱(引导,开唱);提撕(拔擢扶持) 二﹑动词 1.拿着;举着。 如:"揭提" 南朝梁沈约《齐故高苑令李君碑》: "既至则提刀而斗。"" 元关汉卿《望江亭 白莲池 坐间机》第二折: "提着一个灯笼儿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提了两壶酒来家吃。""鲁迅《呐喊·祝福》: "我忽然感到幸福了,就放声地唱着,大口地喝着。" 2.携带。 如:"提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 "每大旱, 蜀人辄往祈雨於相如。 执璧奠祀,若以为亲。 其去水亦如之。 汲水道其中。 人用汲饮,无不大得清凉甘美。""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自东山以下五十里内,松行石立,佳境愈多,到东林寺,旷然虚广,若堂若舍,郡内诸岭,独东林峭异险阻,诸洞谷邃深缥缈,又甚于它处。"" 清黄遵宪《新大陆》诗之一: "手提一杖过荒村,野老相逢说异乡;身世飘零同落叶,可怜异国问耕桑。"" 叶圣陶《倪焕之》二十五: "今天晚上回去,还要和静淑商量如何准备这桩事情,好在她就要回家去了,也可以带在身边,提携照料。"" 3.提拔。 如:"提及"(提到) "提携"(扶掖成人)" 4.选拔。 如:"选举" "黜陟"
5. 提点: 宋官名,南宋时指掌管刑狱之事的京府判官与提点牢城司。 提刑: 明清时期对提点刑狱公事的简称。 提学: 明初于每府设提学官,后改为提学副使。清沿用明代制度。其职掌为考核所属生员学业、兴修学校等。 提法使:清末司法机构,主管本省刑名和监狱管理。 提督: 清代对提督一职的统称,位在同知、布政史之下,总兵之上,一般为镇守一方的军职。 在地方提督管营兵,在要塞提督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