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含量?
五行是指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而中医的五行来源于古代哲学术语“阴阳”。 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得出的结论,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阴指阴性、阴性事物;阳指阳性、阳性事物。
阴阳二气互根互生,互为因果。如《易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而抱阳。” 五行也是基于阴阳学说提出的,《黄帝内经》在论述五脏(心肝脾肺肾)与季节的关系时首用五行,并指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均源于“天人相应”的自然规律。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对应着自然界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如木曰曲直,指树木生长舒展有弯曲挺直的特征;火曰炎上,指火的特性向上燃烧;金曰从革,指金属有质硬、易变形等特点等等。
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配: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这些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推动,也离不开五行之力的影响。 因此人体五行的状态也就反映了体内阴阳盛衰的变化,及五行生克的平衡情况。 如心火太旺,耗伤阴液,就会出现口干咽燥,口腔溃疡,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等阴虚火旺的症状,此时治疗当以清心降火为原则。
再如肾有水火之分,肾阳虚则出现腰酸乏力,畏寒肢冷,水肿等症状;而肾阴虚则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大便干结等症。 总之,了解自己的五行状况,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平衡体内的阴阳变化,恢复五脏功能的平衡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