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五行属性是什么?
“麻”字,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简《周易》 。古书对“麻”字的解释是:“麻,蔽也。”“敝”就是坏了、腐烂的意思。所以这里的“麻”其实就是指的苎麻(江南地区俗称的“江米竹”)。这种植物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南部。它的茎很细,中空,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棱,颜色浅绿或者深绿色,有稀疏的短柔毛,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整齐的锯齿。 “麻”这个字的金文写作“ ”,小篆则作“”,字形与“敝”字非常接近。可见古代的“麻”字,其实是由“敝”字讹变而来的。
在现在汉字六书中,“麻”字属于形声字,它的读音mɑ(三声)和表示意思的“示”旁都来自于它本来的字形“麻”;而它的声旁是“马”,这是因为“麻”的普通话拼音跟“马”的普通话拼音都是ma。所以,从造字法上看,“麻”字就是一个形声字。 但要注意的是,“麻”字的繁体字“蔴”却没有相应的简化字,因为它是一个会意字,而非形声字。
《说文解字》认为“蔴”是从“麦”得声的字,故“蔴”的读音ma。它由两个元素组成:中间一画代表的是种子,两边两画代表的则是茎叶。整个字形表示的意思是“一种像麦子,但只长得一尺左右高的植物”。也就是说,“蔴”所表示的植物,跟“麦”比较接近,但是长得没有那么高。 从字形上看,“蔴”字和“麻”字是非常相似的,但是由于它们的声旁不同,所以在现代汉语里,这两个字的发音却完全不同——“麻”读第一声时,“蔴”读第四声。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所属的韵母不同而导致声调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