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五行什么属性?
蒙易最佳答案 这个“五”字很有意思,它代表的是《易经》中的五个基本爻象—— 五个符号,两个阳爻三个阴爻,分别对应着阴阳两种属性,三对阴阳相互搭配形成了六个中级形态,这六个形态分别是: 乾、坤、震、巽、坎、离六子卦。 而《河图》与《洛书》就是根据这六个初级卦演化而来的: “天地定位”的乾与坤在数字上为九与一; “山泽通气”的艮与兑在数字上为七与八; "水火不相射"的坎与离在数字上为二与七; “雷风相薄”的震与巽在数字上为一与四。
因此我们可以说,书是通过文字这种载体记录下来了信息,这些信息在上层建筑中表达出来就具有了阴阳两种属性(比如一句诗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可以抽象化为男女性别);而在物质世界中展现出来的属性则是由五行决定的,也就是说不同书籍有着不同的五行属性。
具体怎么算呢?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主意,以这本书的字符数作为其阴气阳气之和然后再除以2,得到的余数即为它的五行属性。
比如一本十万字的小说,字符数为100000/2=50000,然后50000/2=25000,最后25000/2=12500,12500-6250=6250,6250即是它的五行属性,这个数字可以作为本书的一个编码。而一千字的小论文或者一篇短篇小说字符数一般是3000,换算过来就是1500,最后结果还是6250。
当然,这样算的结果不是那么准确,但它能大概反映一本书的五行属性特征。如果一本电子书的字符数很难确定怎么办?可以以字数来近似代替。 不过我认为最准确的方法应该是结合作者和书写年代来计算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从周易的经传开始,五行学说一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和骨架,她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她涉及和渗透的领域十分辽阔,除中国原始医学之外,天文、历算、占卜、农艺、园艺,甚至建筑、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军事、政治、管理、民俗,还有与人类共生的大自然,几乎无不笼罩在五行体系所构成的时空之中。中国传统的风水术就是这种五行时空观的产物,她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主线,将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并系统化时空化,创造了东方神秘色彩的哲学体系。
在这样的时空体系中,五行成了它的核心。五行所揭示的是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生相克的规律,她是各种事物的系统论和方法论。在风水文化中,五行就是人们在居住地选择和家居布置中应遵循的准则,只有尊重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才能趋吉避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天人合一的风水原则。
五行的产生源于对大自然及其相互关系概括与总结,金、木、水、火、土不仅是人们进入农业社会所遇到的五种主要物质元素,也是古人所认识的五种基本物质,她几乎涵盖了人们生存环境的一切物体。五行是五种物质元素共性特征的抽象概念,而不是五种元素本身。换一种说法,当五种物质元素以具象形式存在时,还不能称其为“五行”,只有当五种物质元素作为一种象征体系的符号元素出现时,才成为“五行”。所以,当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以自然界中具象的普遍物性存在时,可以按客观规律和自然现象理解她;当五种元素成为一种意象符号而“五行”时,才能按五性取象的象征关系理解和实践其规律。在风水文化中,她是一门实践哲学体系,而五行是这一体系运作的机枢。
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之所以成为五行,在于古人总结了物质的特性,五行的实质就是五种元素的五性。她的哲学基础是“象”,象有实物可对之,有特性可理喻之。古人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五行的属性,概括了五条特性:
1、金曰从革,金有刚毅严谨,变革变革收敛之性;
2、木曰曲直,木有积极向上,自由伸展,外圆内方之性;
3、水曰润下,水有柔和无为,滋润向下流动之性;
4、火曰炎上,火有明亮热烈,积极向上之势;
5、土曰稼穑,土有生养、化育、生长、化育,万物生长之本,生化之母之。
由上可见,五行的五性概括了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动态属性,以五性为纲就涵盖了宇宙的万事万物变化运行之规律。概括言之,即:金-坚、木-曲、水-润、火-炎、土-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