轸在五行属什么?
“轸”,金、火、水三足鼎立 《说文》中说, “轸”,车箱底部也。段玉裁注,“谓舆之底也。古人坐席于地上,其座四角屈曲承之,谓之‘舆’。其上曰‘堂’,有‘楹’。其侧曰‘陛’。其下曰‘轩’。车驾四马者,车上为‘轩’,今之称车,则曰‘车驾’。其底盘,即此字所谓‘轸’者也。”
可见这个字本义指车子的底部。引申指像车轮滚动一样的起伏波动。又引申指船尾。 再引申指心脏下方的部位,现在称“胃脘"。
由车到船再到人体,似乎和五行没多大关系。但是古人就是喜欢通过联想把一些事物和五行联系起来。
先来说舟船和五行。古书中,“水”常象征北方,而“木”常象征东方。于是有人就联想到了《荀子·劝学》中提到的“浮舟虚也,舟之行也。”(这里解释一下,这句古文的意思是说,筏子漂浮在水面上是空的,但它能在水上行驶)既然筏子能行于水中,那就应该有土,因此“浮舟虚也”的“虚”就被解释成“土”。有了土,就应该有水,于是“舟之行也”的“舟”便被解释成“水”。这样,“舟”就被赋予“水火土”的性质了。
再来看“轸”。古人认为它像车,而车又有马,于是就有了“金水”的五行属性。《尔雅·释器》中有“车辐,谓之轸”,郭璞注,“车下横木也。”即现在的挡泥板。古人认为它有五个隆起的部分,如同簸箕,所以又被叫做“五升”;由于形似簸箕,因此也被叫做“鼓箧”。
除了车以外,“轸”还被用在其他地方。如《诗经·大雅·棫朴》中有“治典不迟,在轸乃述”,指的是治理国家不要拖延,要抓住要害。又比如中医经络学说中的“督脉”,又名“脊中”、“天柱”、“长强”等,其中“长强”之名就是这么来的——“长强”就是“脊柱之末端”,也就是“骶尾部的棘突”。因为这块区域在中医经络系统中属于阳经,阳气盛,所以被称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