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阴火指什么?
阳是相对于阴阳而言,而阴则是相对于少阳、少阴而言的。所以,阳火就是太阳之火,属于阳气最盛的五行之一; 阴火就是太阴之火,属于阴气最盛的五行之一。(这里没有把中土计算在内是因为,一般认为脾胃之气属阴阳中庸之气,不属于极端的阳或阴)。
同样,五脏之中,心为阳脏,主行气血而温煦全身组织;而小肠归属于阴,主液,其气为降。小肠吸收的食物中水谷精气,由脾向上输送,通过肺,输布到全身,从而化生为气血,濡养着五脏六腑。 这正如《黄帝内经》中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又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其上源。” 所以,对于五行中的阳火与阴火,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 “心”如火炉,不断产生高温高热,以燃点生命之火; 而“小肠”好比盛器,将体内污浊之物吸收后排出。
不过,如果从小肠的吸收功能来看,其属于阳,那么为何归于阴火呢? 其实,这里的“收”和“藏”都是相对而言的,是小肠吸收了其他脏腑不能吸收的物质,并把这些物质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所不同的是,这些营养在小肠内被浓缩了上千倍,正所谓“浓于酒”,也就是说,只有肠道能够吸收的营养,才能够进入小肠,所谓津液从此处渗灌而行。而其他脏腑,只能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一部分,也就是吸收速度较快的部分,这部分精华到达小肠时,已经被大量消耗,所以,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来说,小肠实际上并不具备过多的能量储备。
在需要的时候,比如夜间休息时,就需要把这些能量储备释放出来,补充给身体所需,从而实现阴火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