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孔子的哪些故事?
孔子的故事有很多,如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等等。 孔子生性好学,他常说:“学而不厌”。他年轻时做过好几种低级官,这使他能有机会看到仓库存粮、领取和收缴赋税的凭证等,后来他把这些资料整理成书籍;他常到庙堂里去看历史文献,看守庙堂的人也乐于把文献借给他。他就是这样用勤奋和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整理和编撰出许多书籍。 孔子认为,学习一定要专心,要持之以恒。他读书时常常忘记吃饭,高兴得忘记忧愁,连自己的衰老也感觉不到。因为他肯下功夫,所以成了最有学问的人。有一次,鲁国人南宫敬叔对孔子十分钦佩,便请求鲁昭公派孔子到周朝去考察周礼。鲁昭公为了表示重视,就派南宫敬叔陪着孔子去周京洛邑(今河南洛阳)。他们见到老子以后,孔子象个学生一样向老子请教周礼。老子把周朝礼法的来龙去脉、主要精神等,从总体上讲述了一通。孔子感到很有收获,向老子称谢说:“我听说,朝有忧在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夫有忧在社稷,社稷不存,民将焉依?小人有忧在四支,四支不存,身将焉践?我听说中原有九种死罪,现在我犯了其中的三条,您却给我指点迷津,使我茅塞顿开,我要终生不忘您对我的帮助。”老子则回答说:“我听说过,最好的马需要训练,最好的学问需要讲解,否则就无从下手。你有礼呀,不嫌我老,不远千里而来,我也只好给你讲讲。但是,你讲的道理已经非常好了,还问什么问题啊?圣人是这样的人,他不说话别人也知道,他不示意别人也知道跟着干,他不劳累别人也自己干,这样的圣人是不可逾越的山啊!”孔子回来以后,对弟子们说,我见到老聃了,真是个神人哪,他的学问深不可测呀! 孔子对于一些有才德的人,向来是十分尊重的。有一次,他从一个名叫子羔的人那里,听到一个名叫林放的人问关于礼的问题,便对子羔说,这是个知道礼的人啊!后来有一次他路过卫国,看见一个叫穿窬的卫国人背着一个锄草的耙子,好象农夫的样子。孔子便问他,你姓什么?名叫什么?那人回答说,我姓穿名窬。孔子听罢便说,你知道你要干的事情的危害吗?那人说知道。孔子于是问他,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干呢?那人对道,“我家有老母,我如果不干这种危险活,那就没法从那些豪绅富户那里得到一些小便宜,给老母买点吃的。孔子听罢对他说,你走吧,我不敢再过问这件事啰。孔子虽然没有拦阻穿窬去干那危险的事,但他仍然尊敬穿窬那“吾何忧于远之,比近难以”。 孔子在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后,当时在鲁国任鲁相的季恒子,想修筑一个三门的都城,这实际上是违背周礼的僭越行为。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对季桓子的家臣仲梁怀说,不能这样干。他问季桓子,你在鲁国,就好比我在大夫家里当臣仆一样,你打算修筑一个什么样的私家都城呢?但季桓子是个只顾自己不顾鲁国的人,他没有听孔子的劝阻,结果这件事遭到鲁国另外两个执政大臣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反对,还是没能进行。 孔子的弟子有5000人,其中佼佼者72人。他对于弟子,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子路好勇,孔子就教他不要急躁;冉有做事畏缩,孔子就教他不要胆小;子张好大喜功,孔子就叫他不要自满;子贡聪明而刻薄,孔子就叫他不可自以为是。 孔子在教育上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学生,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通的程度时,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能举一个例子以阐明三个道理,就不要再进行举例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得到很大的收获与提高。 孔子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中,曾经有过很大的影响,有的仍可以借鉴、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