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五行属什么?
《说文》中“禾”的释义是 “谷可食者”,即谷类植物的籽实可以食用的部分。 因此,与“禾”有关的字在古汉语里大多有谷物或种植谷物之意。如:
1.“种”,“種,禾所植也。”“種”的本义是培育禾苗的意思(从禾从甲),由此引申为栽培、繁殖等意;又由种植粮食作物而引出种植蔬菜、树草等其他植物之意。现在则用“種”来表示它的假借义(即用来表示“种”,如種子),并把古代的“種”简化成现在的“种”,意义不变。
2.“苗”,“嘉禾,二穗夹一穗曰‘苗’,三穗谓之‘秀’”。按许慎的说法,“苗”是嘉禾的一种形态,即禾本科植物长到第二年的植株称为“苗”。此处的“苗”是名词,但现代汉语中的“幼苗”“苗木”之“苗”已引申为形容词,指事物初生的状态了。
3.“稼”,“稼,种之食也。”“穑”,“敛禾也……犹收谷亦曰穑。”许慎认为“稼”和“穑”都是“种之食”,也就是种植谷类的农作物并收获其果实。不过,我们现在一般都只使用“稼”这一个词,把它引申出耕种之意——这也合乎常理,因为现在一般不使用“穑”这个词了——“穑”这个字被用作姓氏的通假字。
4.“穀”,“百谷总名”,泛指各种粮食; “穀,黍稷稻粱菽麦五谷之总称也”(《说文》)。 我们熟知的“功德圓滿”中的“功德”一词也有善行的意思(即“功”与“德”),这来源于佛教用语,意为行善积下的功德圆满了。这种用法源自于《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的“神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故曰神”。其中的“生生”就是不断生长繁衍,引申出了功德一词。在汉语的某些方言中,依然将“谷”读作gú(姑),并且仍保留了这一含义。
5.“黍”,“禾属而黏者也……”这里的“黏”不是粘的意思,而是“黏性”的意思。
6.“稷”,“稷,禾也。”“稼”和“稷”都是种植的意思, 区别在于:种庄稼叫“稼”;“稷”是指一种特定种类的庄稼,后来专指谷子,也叫粟或者小米 (《说文》:“稷”是一种高粱,是五谷之长); 现在我们讲的“社稷”中的“稷”指的是国家的政权,古代以社祭土地,以稷祭五谷之神,国家因而称之为“社稷”。
7.“梁”,“水桥也”;“稻属。特指高粱”——所以,高梁就是“梁”。
8.“禾”,这是“禾”字的本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凡是以“禾”为部首的字,都与禾苗、谷物有关联。由于这些词语都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古代文献中用得特别多,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农业文化”。 而这种“文字文化”反过来也对汉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年”本来写作“秊”,但禾部“秊”字笔画太繁复,不便书写和应用,便省去了木旁,成为今天的“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