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中国万物类象的思维,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者现象可以分为五种属性(木、火、土、金、水), 同时这五种属性的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互相克制的关系,而文字最早来源于自然界的万物之象,所以用五行的思路来分析也是可行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行”更多是指一种思想,用来解释万事万物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但是最初的五行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据《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五常之道也...”这里面的五行被当作五种物质,对应着五种德性,也就是说所谓的相生相克指的是这五类物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像今天这样用于解释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了。 所以我们通常说文字的五行是从它对应的自然之物的特性来说的比如 “火”对应的就是“炎上”的特性;“水”对应的就是“润下”的特性等。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划分法,我觉得应该是有古代的先民们对某种事物的共性的一种抽象吧!比如说“火”可能最早的含义就是燃烧的火焰这样的具象,然后人们不断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类似的事物具有火的共性,于是就将那些事物都归为火的属性了。 而今天我们说某个人的性格属某某行其实是在强调他的某方面与其它人不同的个性,所以我觉得这里的五行更像是形容词而非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