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五行属什么?
“聿”字,读作yù或lù,原为形声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其本义是“古代称写文章、写在简册上的毛笔”(《说文解字》);由该义引申出书写、写、写诗等含义;又由写作的工具引申指笔;还用于人名中,如曹操、曹植等。
1956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将“聿”用作简化字,主要用于姓氏的简化,并规定以“聿”代“竹”旁。 由于此字的来源非常古老,所以它的读音也一直让人费解。 根据目前较为普遍的说法就是,这个字有三种读音: lù:古汉字。 “聿”字在甲骨文中写成“一”、“丨”、“一”三个符号,表示手持一束书写所用竹木片的意思。 西周时代,人们把“聿”写成“”的样子。 战国时期,隶书盛行,“聿”被写成“ ”的形状。 东汉时期,隶书演变为楷书,“聿”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在今天看来,“”与“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撇。
然而“聿”的本意并不是“有撇无点”。 这个字原本就应该是“有撇有点”的形象。 从“隶变”“楷化”的过程来看,这显然是一种造字方法的改变。也就是说,“有撇没点”这种写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古人造字的初衷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有撇没点”其实是后人为了迎合汉字的“结构规律”而刻意为之的。 所以我们今天认为“聿”只有一个读音的说法应该是不正确的。至少它应该还有一个lù的读音。因为按照造字的传统逻辑来说,如果本来就不是这么写的,那么就不存在“隶变”“楷化”一说。 当然这个说法只是我的推测而已。毕竟我没有看过西周时代的甲骨文以及金文原文。但是根据我学习汉字的几十年经验来看,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古代的偏旁“言”、“心”、“口”等,今天的楷书写法都已经跟它们原本的形状相去甚远。
2013年出土的一枚秦朝小篆体石刻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这枚石头上刻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的“诏书标准字体”————小篆。 小篆“聿”的字形与今天的“聿”相差无几。“聿”本来就是“有撇无点”的写法。 而“有撇有点的‘聿’”则很有可能是后人臆断出的假想字形。 既然如此,那这个字就有三种不同的发音了 ——— yù(写文章)、lu (笔,也用来做姓) 和lù(古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