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诗属什么?
《五行诗》是南朝时流行的一种“五言四句”的短诗,每首有四句共二十字,每句用一韵,平仄不拘。因为每句都包含“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所以叫作五行诗。 这种诗虽然属于五言诗的范围,但它和通常的五言诗不一样。它只要求有五个字的句子而不管平仄,只要押韵就行了,甚至把第二、第四两句颠倒一下位置也无所谓;而且除了第一句话之外,其余三句必须含有“水”“火”“金”“木”“土”这五个字中的一个,如: 上山观虎斗,下海逐蛟龙(北齐·魏收《王旭诗》)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曹丕《燕歌行》之一) 金炉香欲灭,罗袂飒先尝(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之三) 这是很不合常规的。当时的人还发明了更怪的诗体,叫做“连珠体”或称“回文诗”,每首诗共有八句二十四字,两两回环往复,可以倒读正读,循环不绝。这种诗在当时特别受欢迎,不但文人写诗要用它,普通老百姓也用它来写情书等。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南北朝时有许多乐府歌曲都用的是回文诗。例如梁武帝萧衍作的《江南弄》七曲中的第一曲就叫《回波乐》。其辞为: 我前曲唱声未终,君已散酒醒半浓。斜雪乱飘竹束管,细风吹入锦鳞丛。我后曲唱声未振,君已不饮听未奉。明月当空君不仰,罗衣常自带微霜。此曲作者究竟是谁至今已无法查考。不过从它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在酒席宴上用来戏弄宾客的。 唐朝末年,诗人皮日休作过一首《奉和袭美忆建州醉吟仙诗》,其中有“回文曲就吹还转,回字词成吟不穷”之句,可见在唐末五代之际人们仍然在用回文诗。但到了宋朝就没人再用这样的诗体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从隋唐开始,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逐渐发展起来。词比曲更加适合于抒怀寄情,因此很快就取代了原先流行的歌曲的地位。与此同时,又形成了以词配乐曲的新流派。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回文诗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价值,因而逐渐被后人所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