唅字五行属什么?
“唅”(hán)属阴平声,是古代的塞祭品(一种祭祀用品); 塞(sè)为动词,意为用东西堵住。在用于祭拜时,塞物被置于死者的口中或尸体的七窍处以示祭奠。
在古代的丧葬习俗中,人死后要先进行沐浴、更衣,然后才封棺下葬,在棺木即将落盖之际,必须把事先准备好的米或谷置放在死者口中,称为「含饭」,这是由于古人相信,人在死亡后灵魂仍须藉食物维持生命,因此才会如此做。这种习俗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末仍未完全绝迹。
而在古代也有将玉置于死者口中的风俗,这除了有类似的原因外,还因为玉石能保尸身不腐的缘故。例如周朝的《礼记·檀弓篇》云:「君赐食,食之;舍币,命之曰:『公子若受之言,尚飨!』坐于席,执笾而尝馔,小敛而含。」又如《仪礼·士丧礼》亦有这样的记载:「主人再拜稽首,受爵奠于奠爵弗兴;祝取帛,遂含,主人又再拜。」 可见,在古代玉被当做「塞物」。据《说文解字》解释「唅」即「玉充口」之意,所以「唅」其实就是「塞物」的通称,其种类十分多样。不过由於古人认为玉可以保尸不腐,因此在下葬时将玉放入死者口中便成为后世常见的作法了。在晋代开始也有使用珍珠作为「塞物」者。
还有另一种塞祭品的叫「奠」,其形状与塞物相同,但体积较小且无珠玉的存在,通常放置在棺材内,代表的是随葬用的食物及酒,以表示对死者的关怀及慰劳之意。 根据汉代杨孚所撰写的《异物志》所载:「魏武帝时,西域贡金屑豆蔻花以祀神,帝大悦。令宫人捣屑以合香,名曰豆蔻花熏。」可知当时已有将豆蔻花用来做为奠祭品的记载。 在唐代,由于佛教盛行,故以「舍利」作奠祭品的例子开始出现。到了宋代,则流行以白圆粒米作奠祭品的作法,称之为「施」。明、清两代则多用糯米制成的小圆团来作为奠祭品。至于清代时较为流行的则是以面做成馒头或饽饽的形状来做为奠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