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的五行是什么?
关于“色”,《辞海》解释为“物象所呈现的颜色”、“比喻事情的本质”; (1)《诗经·小雅·斯干》中载:“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茹藘在阪,其草晨晨……”毛传曰:“茹藘之草可以染巾。”郑笺曰: “以茹藘之草染巾则其色不变,以喻夫人君德色当常存于天下而不衰灭也。”这里把“颜色”和“德行”联系了起来——也就是所谓的“色”即“德行”的意思了。所以朱熹注解说:“色,谓德之所发见者。”就是说“色”指的是一个人的品德与行为表现。
(2)《左传·桓公六年》记载:春秋时鲁国大夫申繻说:“故幼弱,洁齐,早持敬而勿坏也;既冠而庶几而好之,执亲之仇,以待王事,何不恭之有?夙兴夜寐,礼终而退,肃肃在庙,君子谓之敬;孝悌敦睦,同胞挚友,君子谓之仁。”申繻在这里用六个词形容了一个人的“色”:幼弱、洁齐、早持敬、好、王事、恭、夜寐、礼、敦睦、仁等,其实说白了就是“德行”的范畴——因为幼弱、清洁、敬都是道德品质的表现,好是个人素质的体现,王事是对社会的责任心,恭、夜寐是待人接物的态度,礼是自我约束的能力,笃睦是处理关系和团结群众的艺术等等,这些才是“色”的含义。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色”的理解是很深刻的,他们知道将“形色”区分开来。
至于“色相”——这个概念是在佛教传入以后才有的词汇——它主要是指一切事物变化的表相,包括颜色形状在内的一切变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色相”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包含了所有的形式及其运动方式。而在儒家思想里是没有这种概念的!当然随着佛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人们开始将它们相互融合和渗透,以至于后来出现了诸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一些说法来描述两者的关系——“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说物质和运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说的是意识和感官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通过物质运动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意识也是来源于物质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则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具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和独立性,是不需要通过其他外界因素来进行改变的,同时也没有办法进行改变。 所以我们在看到古代文献中记载某人“有色”或“无色的评语的时候,千万不要被它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要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