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在五行中属什么?
1. 古代汉语的术语与现代汉语是不同的,“均匀”一词在古代并不表示现在的意义。现在通常说的均匀是物理上的“平均密度”、数学上的“均值”的意思;而古代的均匀更多是指数量上的等差(如平匀、均平)或齐整(如匀称、匀和)。 “平匀”这个词最早见于《汉书》卷九十七下《冯奉世传》: 上谓大将军景帝曰「吾欲得虎士。」言其勇也。军正曹介上军法曰:「少府朱勃贤知忠信。陛下用之,必有益于国家。」遣使召之;既至,上问曰:「谁能当冯敬者,使驰匈奴。」对曰:「前将军邓季主廉,广长老,习方事,可任将。又御史大夫张昂可大问王。」上从之。三月,以勃为大鸿胪,以昂为行御史大夫事。 于是诏问冯奉世曰:「天下孰可以代公者?」对曰:「吏二千石以下皆无可以代者。光禄勋郑昌虽有功业,非久处臣下民上者也。」上曰:「善!」遂以为淮阳太守。上闻蜀郡魔吏白延心多奇计,召问,举以为中郎将,使领鬼兵。上欲击匈奴,问奉世可大问奚若? 对曰:「此国家事,问丞侯何失?如欲私计则有不如。」上以为然。 2. 关于均匀的“均”字的解释也是不同的,古人有时用这个字表示平均的意义,但有时不是这个意思。比如上面引文中的第三个“均”字就是平均的含义。 现代的均匀的“均”字有两个含义,一个意思是平均,另一个意思是整齐划一。这两个词古义都有,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强调数量的平等,后者更强调形状的相似与排列的顺序——因此它还有“齐”的意思。例如: 《说文解字》释“分”时认为这个“八”是象形,实际它更像是一种计算工具的模型: 在现代汉语里,“不均”一般指数量的不平均,而在古代汉语里这个词既可以指量的差别,也可以形容形的差异——“不公平”也可以是形状不整齐的意思。所以,虽然我们现在把均衡看作是一个物理概念,但这种对称性的观念并不是由物理学发展而来而是早已有之了。
3. 从这段文字来看,这里的均匀应该指的是一种状态而不是性质,因为这种分布的均匀性显然是与地形的变化有关的,而地形的变化则是自然因素而非人为的因素导致的,所以这里不可能涉及物理学的范畴,而是着眼于某种空间上的安排或者配置。当然,如果非要给这个“均”字附会出某种物理性质来也未尝不可,不过就这段话而言恐怕是不合适的。 4.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这个问题本身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无论是哪种释义,均质的概念都是与时间的推移相联系的,所以在时间这个维度上来谈空间的均质性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