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日代表什么?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们不仅拥有自己的颜色,而且各有特征。例如金色为亮黄色,木色为青绿色,水色为深蓝色等等,而“五色”也是古书中记载的吉祥之色。 在古人看来,世上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着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万事万物皆有所属”。他们便将这五行互相归属,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 《尚书·洪范》中记载了五行相生的规律: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里指出,润下的水遇到炎上的火会变成曲直的木;而木遇到金则变成了从革的代表——金属;土生稼穑,指的就是现成的粮食。
而在《黄帝内经·灵枢》中对于五行的相生又做了详细的阐述: “土位于中央,养四方,故能使四边旺盛。木生于土,其华在筋,其在天像为恒星。…..金生水,其果在肺,其在天像为星辰。水生木,其华在毛,其在天像为日。火生土,其果在脾,其在天像为太阳。土生金,其华在口,其在天像为月。” 五行的相生,实际上就是物质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而中医讲究的阴阳五行之中,五脏配五行,实则对应着阴阳。 五行中的相生也包含了相反的性质,即“五行相克”。《尚书·大禹谟》中有: “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斲削也;土者,万物所资生也。是谓费滋方,惟兹后德,丕承无疆。” 土虽然主化育,但是金木水火都能损害它。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土固然能化育万物,但它同时也是遏制万物的存在,正如《周易·乾》中提到: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龙象征的是希望,它是初生之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这种生机与活力却是来自土地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