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字五行属什么?

贺云锋贺云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皤”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二—— ①指白色,如“银粉漂染,白璧无瑕;纤尘不染,素缟交辉。” ②指胖,引申为丰满、圆润:“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腹便便,足跷跷,红粉妆成娇似玉。”(注:以上释义引自《现代汉语词典》) 而古人对五行及其相应的颜色也是有一套说法的。其中,金对应白色和黄色,木对应青色和绿色,水对应黑色和灰色,火对应红色和紫色,土对应黄色和赤色。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五色」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各种鲜艳的颜色,而是相对古朴,比较接近今天的中性色的——“玄纁相随,章采有容。……青黄间杂,肤理殊润。……白黑分明,莫病厥中。”(引自《周礼·司服》)所以,当人们说某个人的皮肤属某行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讲这个人的皮肤属于某种颜色。而古书中所说的「五色」,实际上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五种基本色调:青、黄、赤、白、黑。

如果按上面的第一种解释来理解「皤」字的意思的话,那么它就应当属于金行或白色。但我觉得这种解释似乎有点牵强,因为「皤」字除表示颜色外,还常用来形容体态,此时它显然不应属于金色。而且,古代对于白色的使用也是有范畴的,比如用于描述云彩时,我们就不能说它是白的——「冰轮莹洁,皓月空明;云淡风轻,兰露沁香。」 所以个人觉得「皤」字应属木行。它的本义应是树木茂盛之意,然后由此引申出草木绿的颜色,然后再进一步引申为淡绿或者翠绿。

《大戴礼记·夏小正》中有言:「五月……鸣鵙(jú音局,伯劳鸟)。……其色苍苍。」其中的「苍苍」就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就是绿色的。而「五月……鸣鵙。……其色皤然。」的「皤然」应该就是一种很浅的土黄或者米黄色,与「苍苍」相比较,「皤然」显然是偏于柔和清丽而非热烈张扬的。

夔舒梓夔舒梓优质答主

在解构文化系统中,形旁负责表义,声旁负责标音,这一字理使中文成为一种意音文字,因此,在研究文字时,可借助字的形旁和声旁来探求其本义以及引申、假借之义。比如“鲍”字,因为古代的“王”有“大”的意思,“月”是肉之义,所以“鲍”的本义是干肉,后假借为鲍鱼的“鲍”,又因为鲍鱼生活在水中,由此,又引申出专有水产含义的复姓如鲍鱼和鲍鱼氏。“皤”字的声旁是“波”字,从“水、皮、皮”等字,可见与“波”有关的字,多有波浪翻涌,上下颠簸之意。而“白”字的字源是象征明亮、洁白的象牙,故“白”在字典所收录的字中多作形旁,表示明亮、洁白之意。这样,“皤”字的本义就是波浪翻涌之状和洁白的象牙的组合,引申开来,即为年老多白发,如《易通卦》云“白为皤也”,并以“皤”字组成“皤然”“皤雪”“皤发”等词。

由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波”字的属性应为离卦的火(因为离为火,上爻和下爻为阴爻,中间爻为阳爻,象征高高隆起,如波浪翻涌状),而“白”字的属性应为坤卦的土(因为白就是明亮,象征着光,而坤卦为地道,属土,土能载物,而日月之光就是在大地之上),由此,根据古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五行生克之理,可推“皤”字的属性应为火生土、土生金等金、土二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