埑字五行是什么?

富裕村富裕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埑是一个上古文字,其本义已不可考。 现在通常认为埑的本义与“折”有关。金文作“枼”,从“枼”的字多表示金属或斧子的形状和性质(如“削”“刃”),或者像叶子一样的事物(如“叶”“柄”“帖”)。可见“枼”的本义是形容物体中间弯曲的形状、样子。《礼记·檀弓下》有“晋献公之丧,公孙枝往吊焉……其尸在棺,而手不拊棺,复葬于曲沃”一句,其中的“曲沃”即“隩”的古字形,表示“隈曲”的意思。又,《汉书·地理志》:“豫章出黄金。”颜师古注引张晏曰:“豫章金精甚盛。”其中“金精甚盛”的“金”字形似“卪”,即象“金”中空而且可以折弯的样子。“悊”字所从之“哲”本指“折”。

不过,我认为“埑”的本义并非由“折”而来,而是指一种“底面很平整、可以铺东西的竹木制品”。因为,甲骨文的“悊”字作“哲”,象形,表示一种尖底容器;金文中“哲”字作“枼”,形状像一根细长的竹子;小篆“哲”字作“喆”,上下结构,下部“士”字表示土地,暗示了竹木制品铺垫地面的含义。现代汉字“哲”字继承了“喆”字的字形。 而由“哲”字派生的“悊”字也保留了“竹木制品”这一含义——它特指用竹木做的席子。这是由于古代“席”字只指用茅草或竹篾编成的片状物,后来人们用“席”代指“簟”,而“簟”则是用细芦苇或竹篾编制的席子,所以“蓆”(指“席”)字再指“蓆”(指“簟”)时,就要加“艹”表示差别。但“悊”没有这样的简化过程,所以一直保留“竹木制品”的含义——即指用竹木制成的席子。这从许多带有“悊”字的古籍文献可以得到证实: 《周礼·秋官·司几筵》:“王之燕息,执策位于旃。”孙詒让疏:“‘旃’读若‘占’,言王之所在,有列席以占之也。‘席’之狭者曰‘坫’。”郑玄注:“‘坫’,所以奠杯箸也。”

《战国策·齐策二》:“于是齐王下车而走,谢曰:‘先生反位!天下之士,当相马矣。’”高诱注:“走,疾行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余既兴感旧迹,复此观厅。厅之前后,有席甸之积;庭宇之间,有帘箔之覆。” 唐韩愈《陆浑山火》:“赤焰烧北牖,炎氛腾腾涌。惊风拔大树,忽见星宿烂。天声动岩谷,霹雳随其后。”

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先君幼时,每至夏夜,辄坐中堂纳凉。一童子持纱扇避日,无风,扇不能动。” 又,《庄子·盗跖》:“孔子出游,见卧者,问:‘曷不为乎?’曰:‘我丘,鄙人也,不自得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