錡在五行属什么?
锜(qi),读作qí。 《唐韵》去奇切《集韵》渠脂切,音崎。《说文·金部》锜,釜名也。从金,奇声。今凡器用无文者曰锜。 又《集韵》居宜切,音基。义同。 又《广韵》《集韵》《类篇》居里切,音纪。《玉篇》食器。亦作簋。《周礼·春官·亨人》掌共粢盛、簋筥筐等。○按此与《礼记·内则》笾豆之实,蘋蘩蕴蕙之菜,其实瓠姜芹荠之菜,其实菱芡芋苴之饭,其实栗蘖之酒,其簠簋俎豆,其实粢黍稷稻粱,其实羹饭,其实醯酱,其实五味六和十味的正字通。是簋即古之鼎,与俎豆为四陈之一。《仪礼》士冠礼用大簋,大夫元冕冠用九旒冕,皆以圭璧璋瓒为礼器,明王制簋即古之鼎,《月令》季冬天子斋戒,命百官,仲冬天子乃祈年于天地,均言宗庙祭祀之物,非后世之饭锅。
又《广韵》《集韵》居奚切,音綦。《集韵》《类篇》𠀤居希切,音綦。《广韵》《集韵》𠀤渠黎切,音欹。《广韵》《集韵》《龙龛手鉴》𠀤音齐。《说文·金部》锜𤣅谓之钲。从金齐声。
金
古代用来表示金属的是金字偏旁或金字旁。金字偏旁的字本义大多数指金属,有的字原来不是指金属的,但后来专指某某金属了。如“锡”字、表示金属的字还有用“钅”字作偏旁的,它们绝大多数是形声字。“钅”的甲骨文字形像斧头,是金刀的意思。后人以“钅”。代表金属。用“钅”作偏旁的字还有:金、铤、链、钱、针、锤、铁、铝、锌、钨、铅、钙、铜、铬、铬、镍、银、铀、铑、锇、锰等。这些字有的是形声字,有的是会意字。
古“金”字从“金属”之“金”本义引申、扩大为古代用作货币的金属、古人又称“五金”作“百炼钢”或“五炼钢”,也就是指多次“炒钢”后所得的钢。中国汉代有水冶法、南宋有水排法。炼钢技术也相当成熟。因而,把“金”的本义引申指钢,也完全合情合理。古人又把钢作“铤”义为刚强而直。《说文解字》解释“铤”字说:“刀剑柄也”,应是对“铤”字引申义的解释。古人用“铤”指刀柄,刀柄是成批或大量生产的,因此“铤”作为钢的引申义,符合古人使用汉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