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时辰如何确定?
根据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的对应关系,可以推导出每一个时间带有不同的五行属性。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时辰分别带有不同的五行属性。 其中子时、午时带有阳火,丑时、未时带有阴土,寅时、申时带有阳金,卯时、酉时带有阴金,辰时、戌时带有阳土,已时、亥时带有阴木。 这种阴阳五行的分配并不是按照平均的原则进行的。比如,一天之中,上午五时至七时的阳气最足,下午三时至五时的阴气最盛。在这一天的时间里,阴阳二气占据了各个时辰一半的力量,每个时辰的五行具有了一定的均衡性。但是,这种力量是随着时间慢慢消长的,不是突然之间就平衡了。 所以早上五时至七时(卯时),虽然带有一个“木”字,不代表它就是一个属木的时辰;这个时间点,木是最弱的。同理,中午十一时至十三时(午时),虽带有一个“火”字,也不是属火的时辰。
那么,一天中到底是哪个时辰的五行属性最强呢? 根据子午流注的说法,早上五时至七时(卯时)是胃经当令,也就是阳明燥金当令,所以此时五行的属性属于阳金;下午三时至五时(酉时)是肾经当令,肾主水,所以此时五行的属性属于阴水;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子时),胆经当令,胆主风,所以此时的五行属性属于阳木。 这个时间和前面十二个时辰相比,正好相反,是阴木、阳火、阴土、阳金、阴水、阳木。
根据五行属性,甲、乙属木,丙、丁属火,庚、辛属金,壬、癸属水,而戊、己属土。以此和十二地支相配,甲和己相合,于是定亥时(19:00—21:00)为甲子、乙亥,为木运最为旺盛之时,即胆经、肝经最需休眠的时间。
子时(23:00—1:00),乃壬子、癸亥,为水运当旺之时,即膀胱经和肾经最需休眠的时辰。丑时(1:00—3:00),是癸丑,此时,为木运开始生火和土运开始生金之始。
寅时(3:00—5:00),为甲寅、乙丑,为木运旺盛之时,即胆经和肝经最需休眠之时,即木运再继续生火的时候。卯时(5:00—7:00),为乙卯,木火土三者平和,此为清晨,木行生长之象。
辰时(7:00—9:00),为戊辰,则是土运生金之时。巳时(9:00—11:00),乃丙丁之火,是为丙寅、丁巳,乃火运当令之时,即小肠经和心经的最需休眠的时分。
午时(11:00—13:00),仍为丁、己之火,又逢己午,是为火运极盛之时。亦是小肠、心经极旺之时,仍需休眠。未时(13:00—15:00),是丁未,正是火运开始生土和金运开始生水之始。
申时(15:00—17:00),是庚申、辛未,是金运大旺之时,为大肠经和肺经极旺之时,仍应休眠。酉时(17:00—19:00),为辛酉,则是金运旺盛之极,亦是大肠经和肺经极旺之时,仍当休眠。戌时(19:00—21:00),为辛戌,金火土三者平和,万物生长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