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是什么五行属性?
《礼记·曲礼上》有云,“行不见衣裳,犹有所立”,说的就是古人行跪拜典礼的时候,穿着的衣裳很重要。这是因为古时候没有专门用于祭祀和朝拜的礼服——“冕服”(见周代服饰制度),平时所穿的衣服在礼仪场合都要脱去,由官府提供统一的“衤”旁服饰,也就是上衣下裳(参见《战国策》)。
后来秦统一天下规定皇帝祭天穿冕服,祀祖宗用袍衫——这就是所谓的“上衣下裳制”;而臣子们祭帝时只许穿袍衫,不得僭越穿冕服,否则就是犯罪(参看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延年因为穿绣衣、戴华盖参加父祖的祭祀而被削爵流放的事件——《汉书•景十三王传》)!
汉代袭秦制,天子祭天着冕服,祭祀祖先用袍衫。但在具体仪注上又有变化:汉朝的士大夫在庙中祭祀祖先时,要先脱掉外衣,露出内衣,表示去除污垢,沐浴净身;然后按尊卑依次进献礼物、行礼(参见《后汉书》卷一〇二《礼仪志》)。这大概是“上衣下裳制”发展到汉代新出现的情形。 晋武帝时制定“深衣制”,所谓“深衣制”其实就是汉服。这种服装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流行。它的特点是在袍衫外再套一件“襜褕”——这有点像现在旗袍的意思了。但“襜褕”是穿在外面的,不是像旗袍那样作为里衣。而且“襜褕”的长度比现在的旗袍要长很多!能遮到膝盖下面。
到了唐代,由于唐王朝“以胖为美”,所以女性大多比较丰满健壮,这时候上下装的概念开始模糊,常常是上粗下细,显得圆润多姿。男性也一样,上装和下装都用宽博的袖子和高高的领口来显出刚健硬朗的风格。于是,“襦裙制”(注意,这不是指唐代女子的襦裙装,详见本题目注解)应运而生。
不过这时候的上襦已经没有那么长了,并且有了严格的限制:只有地位高贵的皇室宗亲和大臣们才能穿,庶民百姓一般不许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时已经有了“襦裙制”,但是民间仍然是以“上衣下裳制”为主流。
到了宋代,“上衣下裳制”已经很少见了。宋人服饰大体继承了唐人风格,只是更精致一些。宋人所穿的“襦裙制”和前代一样,并不严格区分上下装,而是以上衣在下裳之外加以区分。而且,由于宋代女子缠足的流行,“小脚”成了美的标志,所以这一时期形成了“裹足”的风尚——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缠足”。
元代的服饰基本沿袭了宋制。元人又重新确定了“上衣下裳制”的地位,并且把“襦裙制”改得更为宽短,下裳也重新变得宽大起来。但这种新出现的“上衣下裳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接受,大多数平民依旧穿着“襦裙制”。明代初期继续了元代的“上衣下裳制”,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袍褂制”,即在裳的外面再套一件长度及膝的“襕衫”(类似于今天的马夹)。
从明世宗朱厚熜开始,宫中开始普遍穿着“旗袍”。所谓“旗袍”,其实就是“襞积制”的袍衫。其特点是:在白布单衣外面加上一条色彩鲜艳的腰带,并在腰带上再缀以玉佩等饰物。据说这种做法是从满族入关后留下的习俗影响的。那么为什么这种女装能保留下来呢?这大概是因为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日趋浮薄,男子开始喜欢打扮,所以妇女们的服饰也开始向“男装”靠拢,于是产生了“闺房素朴”与“公共场所炫丽”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着装要求。
清初承明制。乾隆以后逐渐出现了“旗装”,它是由“旗袍”演变而来的,并成为清代中后期最主要的女子服饰。不过,这里的“旗装”指的是服饰,而不是汉族人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