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曰五行属什么?
“辛酉”不是“癸酉”,这个答案一出,就知是不是正确的了(《三命通会》里“辛酉”的“辛”字错误,与“乙丑”的“乙”字错误一样)!
1、如果将“辛酉”改为“癸酉”,那么,日柱中的地支“酉”就会变阴干“癸”,而月支“申”中庚金就会变阳干“辛”;这样,八字中的干支全都阴阳错乱了。
2、如果将“辛酉”改为“己酉”,那么,原八字中的一切五行、干支全都不会发生变化。 正确的答案是: 农历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一日酉时出生的八字是:辛卯 丁酉 丁亥 己酉 大运:丙申 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辛卯 庚寅 己丑 年柱纳音为“松柏木”,月柱纳音为“山下火”,日柱纳音为“屋上土”,时柱纳音为“大驿土”。
八字有四柱(年、月、日、时各为一柱),每柱天干地支组合而成的,每个时辰都有不同的时柱干支,所以,每一个时辰出生的人,时辰干支都是一样的,但纳音却不一样。 农历九月十月正是白露秋分之际,天气渐冷,白昼时间缩短,夜晚时间延长。
这一天的日干支既是日柱,也是年柱,月柱与日柱的关系是正格,月柱又是年柱的根气,年柱是日柱之根,好比人的元神(精、气、神)支撑着躯体一样重要;日柱与时不构成作用关系,只有生助作用(如中午13时至下午15时这个时间段内,阳气开始下降,阴气开始出现的时间段,叫做“未时”,“未”即是“阴”的意思,此时太阳位于天顶位置,而地球位于太阳直射点附近,温度最高,称为“午时”,这个时候,阴阳平等,“未”即是“阳”的字形;从“未”字可明白“午时”“未时”的道理是一样的)。
癸酉的五行详解:
酉,地支之一,是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即时间上是指十一月开始的一段时间。酉在天干地支,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中广泛使用。酉就是“酒”字。其意为果实成熟,收成。五谷成熟经酿造而为酒。酉时(17:00-19:00)主酒。酉,又通“黝”,黑色;又通“幼”,幼小。酉,西也,九月位西,万物成实而收,金气肃杀,其色白。
酉位在九月,居四方之南。离位。九月,是小季的仲月,属兑在西北,兑为泽,酉为酒,有泽水成酒,兑入酉之象。兑亦指小口。酉乃酒,水兑入酒中,可加大其容量,小口挹酒,可将其快些喝进肚子里。兑乃少女,《酉鸡》为雌性,亦有少女来此成家立业之象。九月阴气渐重,酉鸡开始收敛其羽,以预备来年繁殖储养精力。
酉与卯相冲,卯(1:00-3:00)酉(17:00-19:00)隔子午中轴线相对,相互冲撞。
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中,每个天干有相匹配的地支,并且按照甲子递相配合而成为六十个干支,这些干支轮流用作年的名称。因此,如果今年是某一个干支,按照顺序,过了60年以后还是同样的干支。这样的干支纪年,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干支纪年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就是上面讲到过的,相传尧时大将伊括和不疑发明了干支。
另一种说法,认为干支纪年来自农业生产和战争的实践。最初,人们只知道用十干来纪日,这与只观察太阳在日间运动有关。后来,人们观察月亮的圆缺而发明了月份,于是用十二地支来纪月。这样,地支用到了记事和纪年上。在生产和战争实践中,人们逐渐体会到农作物的生长、气候冷暖的变化、军事行动的时机选择等等,往往受到天干地支组合的牵制,为了要记住这种具体组合,将它付诸实践,于是在纪日时,由原来的只用干纪日,逐步改为干支兼用纪日。干支合称用以表示时间,成为干支历。干支纪年就是由干支纪日演变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