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在五行上属什么?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其属性并非根据具体的物质形态划分的,而是古人对五种现象抽象出来的属性。现代科学证明其本质是不同元素的原子核外围电子云的不同排布所表现的化学性质。
石头属于矿物质,由单一一种矿物组成,因此它的五行属性取决于这种矿物的五行属性。也就是说单从物理学形态上的宏观属性不能得出它对应的五行属性的结论需要借助化学分析才能确定。 那有没有不需要进行化学分析直接判断石头所属五行的办法呢?是有且只有一种的,那就是看它的颜色!如果单纯从物理属性(颜色之外的其他任何属性都不考虑)上来看,黑色、灰黑色为水;红色、粉红为火;黄色、棕黄色为土;青绿、翠绿为木;黑绿、深蓝为金。这是五行在视觉上最直观的表现所以有“看人先看脸,观石先论色”的说法。
不过这个五色划分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是所有情况都符合,比如有些岩石本身就含有两种或多种矿物构成,它们往往具有不同的颜色,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它的结构(结晶与否以及晶体形状)和所含矿物种类及含量多少来具体分析了。
石头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硅,因此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属“土”。
石有石英钟乳,石膏,石炭,石墨,滑石,雄黄,明矾,朱砂,紫石英,红铜,磁石,芒硝,赭石,硫磺,肉桂,柴胡,龙骨,牡蛎,鳖甲,全蝎,珍珠,蛇蜕,青黛,琥珀,血余炭,灯心草,海浮石,海蛤壳,白果,青核桃壳,白鱼,鲤鱼,乌贼骨,穿山甲,乌龟,淡菜,海蜇,龙虾,鲍鱼,蛤蜊,赤小豆,黑大豆,白扁豆,绿小豆,黄豆,白芝麻等。属土,主甘味,入脾经。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其体现的是无限的阴阳变化之“道”(即规律)的五个不同方面。五行生克,相生关系为:木→火→土→金→水→木;相克关系为:木→土→水→火→金→木。
五行中的每“行”都可以有四种以上的表现形式。例如木,在方位上为东方,时间上代表春季以及一天中寅时(3~5时)和卯时(5~7时)。在自然界中为树木,在人体中为筋,等等。其他四行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