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五行什么意思?
“灜”字之五行,《康熙字典》有详释—— 《康熙字典·卷十四·乙部》:“灜,水。《集韵》同灉。”“灉”字下引唐韩愈诗:“灉湖上高楼。”又引宋苏辙诗:“露香藕花水殿凉。”查《汉语大词典》中“灉”、“灜”二字并收,解释基本一致。还介绍了这个字在古体中文中的形体演变过程。其中“灉”字的异体字“廱”,就是现在繁体字“廱”的字形根据。
《汉语大词典》中也列出了“灉”或“灜”的五行属性,注明是“水”。该大词典中还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其中有“寒塘雁鹜最多情”一句。李东阳为明代大臣,官至礼部尚书。他的《麓堂诗话》中有这样一条诗句注释——“‘寒鸭无波秋水净’,今之俗本多作‘寒塘’,恐误。盖秋池、秋塘皆可,而‘寒塘’非也……”由此可知,“寒塘”应是“寒塘雁鹜最”的简写法,与“水”的五行无关。
再查《辞源》(第三版),“灉”字下亦注“水”;“灜”字无释义。历代文字学家和训诂学家们都认为“灜”字五行为水。 至于这个字为什么是“土”不是“水”,《康熙字典》给出的理由是“音同”,所列举的“水”旁偏旁部首的字有“永、水、冰、永、冻”等,“土”旁的偏旁部首的字有“王、土、玉、主”等,二者读音相同(注:古音同今音不同)且字形相近,故“疑‘氷’、‘凍’字皆讹。” 《汉语大词典》也说“灜”字的古文写作“氷”,“凍”字,并认为二字上古音义完全相同。
但是,现代学者们通过更加科学的文字分析和考证后发现,“灜”的古文形体的确与“氷”或“凍”毫无关系。 这个字最早写的象形文字形似今日汉字“回”,表示水流回旋的意思。其甲骨文的形状像两条向右下方流动的曲线,中间的交叉处有一短横,似表示河流分叉又合流之处。这种字形也见于金文和小篆。“囘”即是“迴”的本字,古书中也有写成“囬”的。秦代小篆已写作“灜”,从字体结构看仍表示水流弯曲之意。
汉代人编撰的《汉书·地理志》中,“灜”字注引孟康语曰:“水上曲回。”说的就是这一点。晋代学者郭璞注《水经》时,也指出“灜”的字形结构是“言河水中曲回”。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仍然认为这个字的水含义源于形状。到了唐代,人们渐渐习惯把这个字简化成现在的样子,其下部由曲折的流线型变为方正的“冫”(即“冰”),虽然字形改变,但水含义依然保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