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五行属性?
五行,在哲学层面上意味着阴阳两种属性的对立与统一;在自然界中则意味着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存在形态。 古人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和总结发现,宇宙万物可以归结为两类基本元素:阴元和阳气。天地万物都可以归结为阴阳两种状态的衍化,从而形成“阴阳五行”学说。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问箕子:“何以治国?”箕子答道:“惟仁德而已。”武王又问:“何谓仁?”箕子曰:“敬鬼神而明德。”“故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这里已经给出了五行学说的起源:来源于对天地万物的分类。
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曾指出过:“五行,所以成物,四时,所以成功也。”(《论语·子罕第九》)也就是说,五行和四季一样,是对万事万物进行分类的通用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赋予五行以新的内涵。先秦道家认为,五行代表着五种不同的时代:“……此夷之德,其色尚白,其季在小雪。天道左旋,日行一度。故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土居中央,左右上下,各有所属。东北方,木也;东南方,火也;西南方,土也;西北方,金也;正北方,水也。”(《淮南子·天文训》)这五种时代依次循环往复。
到了汉代,儒家学者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五德始终”说。他将五行与五方的颜色联系起来,并引入了阴阳学说:“木,东方也,季春之月,万物出焉。其气序,其色的青。火,南方也,孟夏之月,万物盛焉。其气淫,其色的赤。土,中央也,季夏之月,万物果焉。其气壮,其色黄。金,西方也,少秋之月,万物始衰焉。其气燥,其色白。水,北方也,大雪之月,万物伏焉。其气寒,其色黑。”他又认为,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兼有阴阳两个方面。而且当某一行的某一方过于强大时,就会导致该行的另一方过于虚弱,因此阴阳就在五行之中不断消长。“木旺于春,火旺于夏,土旺于长夏,金旺于秋,水旺于冬。木始于乙,火终于丁,土始于戊,金终于庚,水终于壬。乙,丁,己,辛,癸,六字为天干,所以五行者,犹五行之气也。”(《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五德始终”说进一步被应用于对历史的解释和对王朝兴衰的解释上。东汉许慎撰著的《说文解字》便使用了“五德终始”的说法来阐述文字的演变规律。以后这种理论被进一步运用到对音乐、绘画等的解释之上。 然而,五行学说毕竟不是一种严格科学的范畴,它含有一定的主观性。后人对五行学说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