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五行属什么意思?

吴奕清吴奕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一开始以为问的是阴阳五行中的“阴”和“阳”,或者八卦里的“阴阳”; 结果题主问的居然是树荫下的“阴阳”。。。 那我就按照我的理解来答一下这题吧(#^.^#)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日常所说“阴气”和“阳气”它指的是一种气,而这种气的来源是太阳。 《黄帝内经·灵枢》中有言:“故曰: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百岁乃去。”

古人把阳光(以及由此而来的能量)分为阴阳气,且认为它们就像水火一样不可兼容并蓄——“阳化气,阴成形”——所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白天和黑夜、夏天和冬天、热天和凉天等等。 而这种阴阳转化是在一定限度内的——超过这个限度,阴阳就会走向它们的另一个极端。

所以我们说“阴盛则寒”,意思是说,如果阴气过盛了,它就变成阳虚了,于是就会怕冷,出现“寒证”;我们又说“阳极生热”,意思是说,如果阳气过盛了,它就变成阴虚了,于是就会出现热量太高,“发热”,甚至“烫手”。

总之,不论你是“阴虚”还是“阳虚”,只要你在某个方面过度了,那就势必会向你另一个极端转化,直到这个极限被打破为止。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题主所提出的“五行中木生火,心火生土,而土居中生,那么土应是阳还是阴呢”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成立——因为阴阳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他们之间不存在谁生谁的问题。 当然,有人会说了,中医书上不是有“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说法吗?

确实是有这么说法,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无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里面所谓的“阴中求阳”,不是说在阴性环境中寻求阳性物质,而是指通过“劳”这一行为,即运动,来达到“阳”的效果——因为动则升阳嘛! 同理,这里的“阳中求阴”也不是指在阳性的环境中寻求阴性的物质来平衡阴阳,而是指在保持心情愉悦的同时,尽量减少忧愁悲愤的情绪,因为这些情绪都属于阴性的东西,而好心情则是“阳”的象征。

乐伊芸乐伊芸优质答主

在汉语中,“荫”字通常表示阳光或东西被阳光照着的部分,引申为遮蔽、庇护等意思。从五行的角度来看,每个字都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中的一种属性。

“荫”字在现代汉字学和传统五行学说中,通常被认为是属于“木”行的字。这主要是因为“荫”字的部首“艹”(草字头)在汉字中常常与植物或树木相关,而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归类,植物和树木则是木行的代表。因此,“荫”字带有木行的属性特征,象征着生长、繁茂和庇护等含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