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字在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其中认为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或物质,它们相互滋生、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后来人们在研究五行时往往会将其用于分析事物的特质。比如将人分为五型:金型人,木型人,水型人,火型人和土型人;又如将自然界的颜色划分为五色:青绿、金黄、赤红、灰白以及黑,并以此判断人体气血的盛衰情况。 当然,也有人提出过不同看法,比如明代医学家李梴就认为“五行只是五脏”。因为五行中的“金”对应于五脏之中的肺,而“木”对应于肝,“水”对应于肾,“火”对应于心,“土”对应于脾。
还有人根据阴阳学说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并将金木水火土与阴阳联系起来。这样,五行就变成了十一种元素即阳金、阴金、阳木、阴木、阳水、阴水、阳火、阴火、阳土、阴土和太阳。 在这些认识中,五行究竟有几种?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然而如果以自然界的物质为基础来探讨其本质的话,可能五行就是土、木、水、火、金这五种元素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生成都离不开这五类基本物质。 比如土,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土壤、土地,它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土就没有植物的生长。因此古人在论述土的性质时说“土爰稼穑”(《尚书·洪范》),其中的“稼”泛指农作物,“穑”指的是收割庄稼。可以说“稼穑”形象地反映了土的重要性。
除了土,其他四行也都与生命活动有着密切联系。 木,它代表着草木,象征着生命。没有了树,就没有了生命。所以说“水生木”,水使树木得以生发。
火,古代称之为“烛明之道”。因为火能够照明,所以古人用“烛明之道”来形容它。同时,火还象征人体的阳气,因为它能够温暖我们的身体。另外,我们吃的食物经过火的煎熬才能变成营养被吸收利用。
金,在古代它代表的是金属材料和刀具。因为刀具是金属制作的,而且切菜做饭都离不开刀。金在自然界中是非常重要的。
水,古书里面有很多关于水的描述——“水曰润下”“水润下。”……实际上这些描述都指向同一个特性——柔。用水浇花草树木,它能滋润根部,让植物得到生长。人体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身体需要补水,那往往意味着我们的阳气处于虚弱的状态,需要滋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