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何守信视贫?

沈彬斌沈彬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声明一点:我并非香港人,对香港的社会、政治等等也了解不深,所以以下仅仅是我根据新闻材料、道听途说以及自己些许的看法而做的分析,不对之处,敬请谅解! 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导致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1、可能是他个人信仰使然,作为基督教徒,可能他本身就是一个热心于慈善的人;

2、作为一个商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的背后依靠的是什么,是港人的支持,那他回馈社会也是应该的;

3、70年代港英政府曾经大量引进外地劳工来填补本地劳动力市场的不足,造成本地就业压力过大,同时外来人口的增长导致香港本地居民的不满情绪,而何守信是那个时代成功的商人和电视名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看看他在2005年反偷渡游行期间在电视节目中“骂”警察就知道他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所以他出面组织志愿者进行慈善活动也有可能达到他本身想缓解社会矛盾的目的;

4、或许他本人就出生在穷人家庭,知道贫穷的痛苦,所以才要帮助穷苦之人。

不管如何,他这样一个举动确实赢得了广泛的民心,成为当时媒体和民众口中的英雄。 不过,后来随着经济的衰退,就业的紧张,民生的种种问题,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他的这个善举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批评。

1998年金融风暴之后,香港经济疲软,民生问题不断,民众不满情绪高涨,此时贫富分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讨论的话题。作为贫富分化明显的典型代表地区之一,香港富豪与底层民众之间收入悬殊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香港是全球贫富分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富人财富占全港居民财富的65%,比第二名拉美地区富人之所占比例高出24个百分点。 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全港约650名富豪拥有的财富合共达1.5万亿港元(约合1.4万亿美元),超过了香港GDP的一半。而全港400多万人口中的七成以上属于中低阶层,他们拥有的财富只占全部财富的27%。

面对舆论的质疑,曾荫权表示很痛心,称“这反映了我们社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贫富悬殊太大”。 事实上,从70年代开始,香港就已经开始实施各种福利政策,为穷人办医院、建学校,给低收入者发放现金或食品券等。到90年代后期,尽管香港已经财政赤字,但还是坚持实施了住房补贴、医疗补助和扶贫助弱金项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