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女子结局是什么?

粟柔栀粟柔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随想录》所收的散文《觅土》中,巴金写道:一九七一年,我从“牛棚”里放出来,住在一座“洋房”里,等待“解放”。那时我常到住宅后面一座小教堂里坐坐。里面很黑,什么也看不见。正对面墙上有一个十字架,架上有一个耶稣的石膏像。靠墙摆着几排板凳。旁边有一间很黑的忏悔室,玻璃窗上糊着黑纸,只露出一个方形口子。有一次,我走进这间小屋子准备写一点东西。我坐在一张小椅子上。坐垫下面有一只小口袋,口袋里有一包土,上面贴着张小纸条,写着小字:“这是中国土地,1937年12月,日本人攻进南京时,某某(姓名忘了)在她住所后院拾到的。这是她唯一的东西。她离开了南京,来到成都,在这里度过长时期。如今她去了……这包土保存了下来,等收起它的人回来把它放在胸口上。’我久久摸着这包土,眼泪一滴滴地落在土上。我又想起了许多事情。”

这“许多事情”,指的就是日本侵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史实。许多被杀的人,包括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难民收容所避难的中国人,都被日军埋在长江边的乱葬坑里。小纸条上说的“中国土”,就是南京城里的泥土,它含有被日本侵略者屠杀的中国人的血。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在以后的6个星期内,他们烧杀奸淫,无恶不做,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那真是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他们把中国人像牲口一样赶到长江边,一批一批地枪杀,然后抛进长江。他们怕中国人把长江的水都喝干,竟然用电阻丝做成篱笆,把江面封起来。中国人是从来不杀自己家犬的,可是日本兵看到街上有一条黑狗,竟要把它杀掉,一位中国老太太苦苦求他们为它留条命,日本兵竟然说:“那就一起杀,免得狗寂寞!”

在南京城里,到处是被日本兵奸污的姑娘和老婆婆,还有许多是被用刺刀活活捅死的。在许多房间里,地上都是血和碎尸块。在某处大院里,人们挖出七八个大坑,一坑一坑堆满了尸体。据官方公布的材料,这六个星期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万以上。

在这场人间罕见的大屠杀中,有一个地方竟然幸免于难,这个地方就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真光中学联办的难民收容所。这个收容所在当时南京城区的心脏地带,距离太平门仅三四百米,12月13日那天,就有3000多难民涌入这里。15日,又有1000余名难民来到。到18日,已有难民近万人。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下称“金女院”)校董、美国教授明妮•维克斐尔德•迈耶(Minerva V.Wilkey),当时年近70了。13日拂晓,日本兵闯进了金女院,她和其他几位女教授、女学生,站在大门口据理力争,日本兵才退出了校园。

日本兵虽然退出了校园,但是他们并没有死心,13日下午,两个日本兵持枪闯入校园,一位叫傅奇士的英籍老师手提拖布,厉声斥责,两个日本兵才羞臊地溜走了。15日深夜,50多个日本兵拿着刺刀和铁链,企图冲进收容难民的图书馆。校长吴贻芳请迈耶出面交涉,迈耶找到日本兵上校森冈,据理力争,森冈才命令日本兵退出图书馆。

最凶险的一次交涉,还是吴贻芳直接出面的。迈耶等人商量,为了收容所中难民的安全,必须和进城的日军联络,他们想到了日军指挥部,可是去和日本指挥官交涉,这是危险的差事。谁去呢?当时迈耶请吴贻芳出面,吴贻芳没有推辞,她知道,既然收留了这么多难民,就不能坐视不管,要拯救难民,必须和日军当局交涉,虽然这是危险的差事,但有人必须承担!她就毅然前往日本兵司令部。

当时,吴贻芳孤身一人出了金女院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