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孙结局怎么样?
嫡长孙一般指皇帝的孙子。这里之所以用“嫡长孙”而不是“孙子”,是因为皇帝的孙子有很多,但真正在皇位继承序列中排在最前面的,是皇帝儿子中嫡妻所生的长子的儿子。比如汉和帝的孙子汉殇帝,是和帝长子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刘隆。皇帝的弟弟们一般排在他后面。
如果皇帝没有儿子,而是由弟弟继承了皇位,那么,皇帝的孙子虽然还是嫡长孙,而且比皇帝的弟弟辈分要高,却也没有办法继承大统了。比如赵王刘如意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而昌平侯刘如意(后更名刘肥)则是刘邦的弟弟,赵王如意的儿子也就是汉高祖的嫡长孙。但是后来吕后把高祖刘邦有意册立的赵王如意毒死了,吕后执政时,自然不可能把赵王如意的子孙立为皇太子、皇太孙。
后来吕后驾崩,大臣陈平、周勃等人杀尽吕后一党,重新拥立刘邦的子孙为主。但刘邦的儿子们也死绝了,最后只好由次庶孙辈的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入继大统。赵王如意的儿子孙子们仍然没能当上皇帝。
后来,汉文帝驾崩,汉景帝刘启继位。景帝又传位于汉武帝。以后就由汉武帝的孙子(汉宣帝,霍光拥护)继承皇帝之位。所以,汉武帝的孙子得以继承皇位,而汉高祖的嫡长孙被次庶孙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