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内战原因?
历史及文化渊源
美国南方的黑奴制度有着深刻的殖民地时期的历史及文化渊源。早在17世纪初,殖民者就在弗吉尼亚等地种植烟草,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黑人被殖民者当作劳动力贩运到美洲并沦为种植园黑奴。到了18世纪中叶,黑奴主要在烟草和稻米种植园劳动,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此后黑奴主要在新兴的棉花种植园劳动。随着棉花种植技术的革新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棉花种植与加工成为高利润产业,因此黑奴制也随之向南、向西扩展。随着路易斯安那等棉花种植州加入美利坚合众国,黑奴制度在南方确立下来。许多大种植园主拥有几百名乃至上千名黑奴,其经济实力十分雄厚。19世纪下半叶,棉花产量日益增加,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越来越发达并扩散到西南部。到内战前夕,棉花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75%,黑奴接近400万。这时,南方已经形成了典型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棉--奴--糖/棉形成了南方经济的核心。
南北经济发展矛盾尖锐
南北双方在市场、原料、税收、劳动力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业资本主义在北方获得迅猛发展。它需要一个没有关税限制的广阔市场(以倾销机器产品和牟取暴利)来扩大和发展北方工业以及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以保护关税政策为核心的北方工业利益要求南方用工业品来换取自己的棉花。北方的工业化使得劳动力供过于求,许多雇主为压低工资故意引进外来移民,使原劳动者非常不满,希望西进运动开发的辽阔土地,摆脱他们对工业和雇主的依赖。而土地资源是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重要因素。所以北方迫切要求建立保护关税政策、要求得到西部土地。
由于种植园的进一步向南、向西发展,所以要向西占有更多土地、奴隶主需要更多的廉价劳动力,这样他们就需要废除北方的保护关税政策,阻止迁人运动以免丧失廉价劳动力。南方又需要低关税以降低工业品和奢侈品的价格,保护他们的棉花单一经济,这样南方奴隶主又拼命抵制西进运动,以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即黑奴。所以双方在西部土地问题上的矛盾十分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