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五行属什么?
“五形”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起源于先秦道家。 “五行”原系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物质都可以归结为这五种元素,或曰五种属性,因此可以用以说明世界的起源和组成。后来道教以此说为基础,加以神化,就把五种元素赋予不同的颜色,并说它们各自代表五方,共同统领着二十八大星宿。 《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律历,而治春气也。”“仲夏之月,其帝炎帝,其佐祝融,执大矩,而治阴阳。”“季秋之月,其帝少皞,其佐蓐收,执衡而治秋天。”这里的“帝”“佐”就是指的五行属性。 汉代人把这种属性用符号来表示,即把金定为白色,把木定为青色(绿色),把火定为红色,把水定为黑色,把土定为黄色。汉代的五行说,见《汉书》的“五行志”和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序》里,后者的原文是:“黄帝之史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肇始文字。……五行:一曰金水,二曰木火,三曰土地,四日水火,五日木金。”这里的水火木金,就是后来的生辰八字中常用的“金木水火土”中的“五行”。
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开始在历法上使用五行,唐代则正式把它用在推算一个人出生的干支计算方法之中。这种方法是以一个人的出生时间为依据,将天干与地支分别排列组合进行配属,从甲子到癸亥,总共六十种排法,用其中一个作为自己的生日,便可排出每个人的生辰八字(注:因为农历一年有三百六十多天,所以需要计算闰月,比较复杂;公历则不存在这个问题)。生辰八字中的“五行”,是根据人的出生日期对应的节气划分的,非常准确。具体可参见我的另一篇问答:“为什么中国民间算卦不用八字而用六爻?”
至于“周易占卜”中的五行,则是从“生辰八字”的五行延伸而来的。因为一个人出生时的“五行”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古人便设想了一个充满寓意的宇宙图式——太极生两仪(也就是阴和阳),两仪生四象(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四象生八卦。而这个宇宙图式,正好可以用来说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以及人的性情等。于是,人们就用这个太极阴阳图来象征性的表示人的性格中的“刚柔相济”或“善恶之争”等等,并用以指导人们的各种行为活动。